返回

第一章 重生 (2/3)

摇他的信念。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与鹰酱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智斗勇。他巧妙地利用鹰酱社会的一些漏洞,秘密联络国内的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同时,在被囚禁期间,他也没有停止思考,不断在脑海中构思着回国后为国家科研事业贡献力量的计划。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0月中旬,他成功突破了鹰酱人的重重封锁,登上了那艘驶向祖国的轮船。

当轮船缓缓靠岸,李子腾的双脚稳稳地踏上祖国的土地,那一刻,积压在心中多年的压力瞬间消散,他感到浑身的重担都已卸下,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还没等他好好感受这份归家的喜悦,便看到不远处有几个身着军装的人举着写有他名字的牌子,正翘首以盼。

为首的一位年轻军官快步迎上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道:“李同志,您好!我们是奉命来接您的,首长想见您,请跟我们走。”

李子腾连忙回礼,激动地说:“终于回来了,可算能为祖国出份力了!”

在前往见首长的车上,李子腾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同志,咱们这是要去见哪位首长啊?”

年轻军官微笑着回答:“是咱们负责军工事务的张首长,他一直关注着您的情况,对您的归来十分重视。”

走进一间会议室,一位面容刚毅、神情和蔼的首长早已等候多时。首长起身迎上来,紧紧握住李子腾的手说:“小李啊,可把你盼回来了!你在国外的遭遇我们都了解,你的坚持和勇气令人钦佩。”

李子腾眼眶微微泛红,说道:“首长,在国外的每一天我都想着能早点回来,为祖国做点事。那些困难根本打不倒我!”

首长点点头,接着说:“现在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军工方面。我们急需像你这样的人才。经过研究决定,分配你到汉东兵工厂,那里条件艰苦,但有着无限的可能,希望你能在那里发光发热。”

李子腾胸脯一挺,坚定地说:“首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国家的期望!再苦再难,我也会咬牙坚持,为军工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从首长办公室出来后,李子腾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汉东兵工厂。此时正值1951年10月,北方的寒冬已早早降临,凛冽的北风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在大地上横冲直撞。李子腾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艰难地在厚厚的积雪中前行。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连续多日的奔波让他双眼布满血丝,面容憔悴,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与不屈。这一路走来,他历经了无数的艰辛,但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让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之意。

历经波折,李子腾终于抵达了汉东兵工厂。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失所望。映入眼帘的是几间破旧不堪的小木屋,在寒风中摇摇欲坠,仿佛下一秒就会被这狂风卷走。木屋周围堆满了废弃的零件和生锈的仪器,仿佛是一片被遗忘的工业废墟。风一吹过,小木屋便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艰难。

“这就是我即将工作的地方?”李子腾忍不住低声自语,心中的落差感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他原本以为,即便条件艰苦,也不至于如此破败。但很快,他便调整了心态,他明白,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他要做的就是在这片荒芜中创造出奇迹。

就在这时,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人从一间木屋里走了出来。他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你是李子腾同志吧?可算把你盼来了!我是这儿的负责人,老陈。”老陈快步走上前,热情地伸出手说道。

李子腾连忙迎上去,紧紧握住老陈的手,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陈主任,您好。这……这就是咱们的科研基地?”

老陈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定:“条件确实艰苦,不过咱们国家现在一穷二白,能有这么个地方搞研究,已经很不容易了。国家需要我们,再难我们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老陈带着李子腾走进木屋,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那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味道。屋内摆放着几张简陋的桌子,桌面坑洼不平,还有一些破旧的实验设备,许多设备的零件已经残缺不全,看起来许久未曾使用。

李子腾打量着四周,犹豫了一下,问道:“老陈,这厂里就您一个人吗?”

老陈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在山谷中回荡:“是啊,之前就我一个老头子守着这空荡荡的厂子。现在好了,你来了,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我也能去别的厂子发挥余热了。”说着,老陈拍了拍李子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咱国家的兵工事业刚刚起步,百废待兴,就盼着你们这些有学识、有干劲的年轻人。我别的本事没有,修枪修炮还是有点经验的,以后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商量,共同想办法解决。”

老陈说着,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泛黄的图纸。图纸的边缘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上面的线条和字迹也模糊不清,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