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媒体的“理性分析” (1/1)

上一场比赛结束后,关于李默的讨论热度进一步提升,但媒体的论调却出乎意料地趋于“理性”。

各大体育网站和报纸纷纷刊登了对李默表现的分析文章,但与之前的赞誉相比,这一次的评论显得更加冷静和客观。

《夏季联赛的惊喜还可持续吗?尼克斯18号的隐忧》——ESPN的头条文章这样写道。

文章详细分析了李默在比赛中的高光时刻,但同时也指出了他技术上的不足,

例如运球不够稳定,对抗能力不足,防守端容易失位等等。

文章认为,李默在夏季联赛中的出色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出色的手感和一些运气成分,

但想要在更高强度的NBA赛场上立足,他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昙花一现?理性分析尼克斯新秀的未来》——《体育画报》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文章认为,李默的表现固然令人眼前一亮,但从技术统计和比赛录像来看,

他的能力并没有达到一个“超级新星”的级别。文章引用了多位专业球探的评价,

认为李默更像是一个“有潜力的角色球员”,而不是一个可以改变比赛格局的明星球员。

球迷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也充斥着类似的讨论。

一些球迷认为李默的表现值得期待,但更多的评论则倾向于认为他只是“夏季联赛限定版”,到了真正的NBA赛场上,很可能会泯然众人。

“他的运球太花了,容易被抢断。”

“身体对抗吃亏,遇到强硬防守就哑火。”

“投篮不稳定,只是手感好而已,这种状态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

各种“理性分析”甚嚣尘上,仿佛一夜之间,李默就从一个“横空出世的天才”变成了“有待观察的潜力股”。

酒店房间里,李默百无聊赖地翻看着手机上的新闻评论,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内心OS:我就知道会这样!哥们儿这都是‘被迫无敌’的效果,

等词条消失,你们想吹都没得吹!现在可劲儿地分析吧,

分析得越‘理性’,等我真正在NBA赛场上‘被迫’爆发的时候,你们的脸就肿得越厉害!)

看到那些“专业分析”他技术缺陷的评论,李默更是觉得好笑。

“运球不稳?对抗不足?防守失位?”这些评价倒是挺准确的,毕竟他原本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球员。

但他们哪里知道,现在的他,只是被系统强行提升了部分能力而已,等效果过去,他还得老老实实地提升自己的基本功。

“也好,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李默自言自语道,

“你们越是不看好我,我就越要低调,等真正进入NBA,再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经历了媒体的“理性分析”之后,李默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低调的决心。

他很清楚,现在的赞誉和期待都是虚幻的,只有真正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NBA生存下去。

接下来的训练中,李默更加刻苦地磨练自己的基本功,特别是他被媒体诟病的运球和对抗能力。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刻意掩盖自己的能力,而是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弱点,为将来可能到来的NBA生涯做准备。

夏季联赛的赛程还在继续,李默的表现也开始出现一些波动。

有时候他依然能够打出亮眼的表现,但有时候也会因为手感不佳或者对手的针对性防守而陷入低迷。

媒体的评论也随之起伏,一会儿是“状态下滑,印证昙花一现的论断”,一会儿又是“触底反弹,展现潜力”。

对于这些外界的评价,李默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五章:媒体的“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