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点点头道:“小伟在上面呢。这是给你吃的,你别管他了。平时他在家,我经常煎给他吃的。你一个人在外地读书,吃也吃不好,难得回来一次,妈妈明天再给你买只鸡来吃。”
方燕道:“妈,不要了。我在学校也吃得很好的。”
这时爸爸拿着空了的澡盆走了进来道:“你让你妈去。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一些,平时她就常念着你,好不容易回来了,不给你补补,她只怕会念过没完。”
方燕睁大眼睛道:“爸,你涨工资了?”
爸爸笑道:“没有,不过比涨工资还高兴。你先上去,我去拿一张竹床再上去跟你说。”
方燕见父母高兴,便怀着疑问上了四楼。方伟正在上面探头探脑,见到方燕不由高兴叫道:“姐,真是你回来了?我看妈和爸一个一个下去没上来,正想下去看看呢。”
方燕将手里拿着的筷子递给方伟,又将碗里的鸡蛋递给他道:“给,你最喜欢的煎荷包蛋。”
方伟看了一眼道:“我不吃。”说着他站了起来,走到姐姐身边比了一下道:“姐,你看,我现在又比你高了一些了。”
方燕抬头,果然现在自己只到方伟鼻梁。不由欣喜道:“怎么才过一个学期,你就又长高这么多了?”
方伟得意的道:“当然。谁象你,老也长不高。”
方燕不由捶了他一下:“讨厌。”
两姐弟正闹着,爸爸搬了一张竹床上来,放到他们身边。方燕手里还拿着鸡蛋,方伟连忙过去帮忙。爸爸看了鸡蛋一眼道:“燕子,你不用让给小伟。他今年鸡蛋可是没少吃。”
方伟点点头道:“姐,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家开了个门店了。而且家里的房子也卖掉了。现在妈天天跟我们住在一起,不用回家种地了,每天只要照看门店就好。”
方燕惊喜道:“真的?什么时候的事?家里的房子还能卖钱吗?”
“能,怎么不能?还是卖给大权家呢。”方伟回答道。
方燕问道:“怎么回事?爸,你跟我说说。”
爸爸坐了下来道:“你先吃鸡蛋,一边吃我一边跟你说。”
原来方燕的爸爸退伍后,虽然被安排在市商业局工作,可是因为不会逢迎领导,所以一直只是普通职员。眼见同事们都用各种关系将自己的妻子儿女迁调户口到市里来,并且还安排上了工作,不免有些着急。后来有一个跟他一起退伍回来的老战友看不过眼,就提点了他一下,方燕的爸爸在战友的提点下,将本来留下来预备女儿上大学的积蓄拿出来大半,买了礼物送到了领导家里,很快领导就给了方燕爸爸两个转户口的指标。方燕的爸爸想了想,方燕学习成绩好,这一点他们从来不担心,所以即便不转户口过来,将来方燕也能通过考大学将户口从农村迁出去。所以方燕的爸爸便想着将这两个指标用在妻子和儿子身上。小伟成绩不如方燕稳定,方燕的妈妈又在农村辛苦了一辈子,这样处理更好一些。谁知方燕妈妈听了,死活不同意,一定要将户口指标让给女儿方燕。她的理由是:自己反正在农村呆了大半辈子了,无论户口迁不迁,都没多大作用。反而是女儿,就算她学习成绩再好,在没有考上大学之前,也不能保证不会出什么意外。将她的户口迁到市内,可以更有保障一些。最后方燕爸爸没有办法,就先办了两个孩子的户口。可他也实在心疼妻子,也知道如果方燕知道情况后,肯定会责怪自己,所以就又向自己的两个妹妹各借了点钱,加上原本所剩不多的积蓄一起取出来,再次送到了领导家里。这次领导没有给他户口指标,却给了他一个更好的机会。
在市里,从八十年代开始,便有不少人成为了个体户,自己租个门面卖衣服什么的,听说赚了不少钱。商业局领导看到了,便动了心思。商业局下面有几个工厂,其中一个是食品厂,销量一直不怎么样。刚好商业局职工宿舍楼一楼,原本就是食品厂的仓库,领导便命人将仓库清出了一间,对街那面开了个门,这次便将机会给了方燕爸爸,让他盘下来,除了上交一定租金外,再从食品厂进货,作为零售商,对外销售,自己自负盈亏。本来这么好的机会,是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方燕爸爸的,只是领导也不知道能不能赚钱,所以便先签了两年的合约,想让方燕爸爸试试,反正商业局不承担任何风险,相反每年还收取租金,另外食品厂的货也是每个月要结算的。方燕爸爸开始还有些犹豫,还是战友再次提点了他一下,让他签合约,并且在签合约时,注明商业局不得干涉门店的营运。
方燕爸爸在战友的提点下,让方燕妈妈将家里的地退掉,专心负责门店的零售。方燕爸爸除了上班之外,还帮着方燕妈妈进货。开始卖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来买,也亏得方燕爸爸那位战友聪明,知道食品厂的货既然销不动,肯定就不是好货,在签合约时,让方燕爸爸留了心眼,合约没有注明一定要卖食品厂的货,不过是挂了食品厂的名头。如此一来,进货就不再限于食品厂,同时还从农村收些野菇、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