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爷奶住进沈老大家 (1/2)

外面大雪纷纷扬扬,整个村子都被皑皑白雪覆盖,路上不见一个人影,大家都猫在自家屋里,享受着难得的温暖与惬意。

爷奶迈进屋内,只见里屋被收拾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炕上铺着厚厚的新毡子,那平整的纹理、柔软的触感,一看便知是花了心思精心准备的。老两口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满心都是感动。

靠窗的炕边,摆着一张小巧的方桌,桌上放着茶壶和针线笸箩,方便爷奶日常喝水,也便于奶做针线活时放置杂物。炕上整整齐齐叠放着两床崭新的被褥,枕头套上绣着精致的花样,这可是沈安静亲手绣制的,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对长辈的敬爱。

大箱子稳稳地立在炕的最里头,专门用来存放爷奶的衣物。在这农家小院里,大炕上摆一两个大木箱,存放衣物和其他物件,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儿了。

屋子中间的火炉烧得正旺,红彤彤的火苗跳跃着,将整个屋子烘得暖意融融。爷伸手摸了摸炕面,热乎乎的,很是舒坦。爷奶年纪大了,特别怕冷,冬天里睡热炕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算半夜炉子里的火熄了,也不会觉得冷。

“你们真是太用心了。”奶轻轻抚摸着柔软的毡子,声音略带哽咽,满是感动。

沈老三站在一旁,想起自己在照顾二老这件事上确实有所亏欠,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默默低下头。

“娘,瞧您说的,咱们本就是一家人,说这些见外话干啥。”李慧娟笑着回应,可眼角余光瞥见沈老三还在屋内,便没再多说什么。

“这枕头上的花样,是安静绣的吧?上次我瞧见她在绣,当时就喜欢得不得了。”奶年轻时也是心灵手巧,对绣花极为痴迷,只是如今上了岁数,眼神不济,很少再拿起针线,也就是偶尔衣服开线了才缝补一下。

“是啊,娘。这是安静特意给您和爹绣的一对枕头,里面装的是今年新打的麦草,枕着可舒服了。”李慧娟耐心解释道。

“让你们操心啦,我这老婆子可真是享清福喽。”奶满是欣慰,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娘,快上炕歇着吧,把鞋袜脱了,外面雪大,鞋子都湿透了。”沈进赶忙打圆场,他也不想让沈老三太过尴尬。

爷奶脱了鞋袜,李慧娟顺手接过来,放在炉子边烘烤。沈安静和沈安然则端来热水,递到爷爷奶奶手中。一时间,屋子里围坐一圈人,欢声笑语不断,暖意更甚。

沈老三待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他心里清楚,自己不好一直待在这儿,回去还得收拾爷奶住过的屋子,毕竟过年时他媳妇的娘家人要来。沈老三虽平时不着调,但突然爷奶被接到老大家,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安福啥时候回来呀?”爷突然问道。

“年三十前一天放假,还有三天就到家了。”沈进连忙回答。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又是一年呐。”爷爷感慨万千,眼中满是岁月的沧桑。

“爹,我明天和慧娟再去趟镇上,买点过年的东西。安静和安然留在家里陪着你们,往后这儿就是您二老的家,有啥不顺心的,尽管跟儿子说,我一定让您二老住得舒舒服服的。”沈进一脸诚恳,语气中满是坚定。

“已经很好啦,我们年纪大了,就怕拖累你们。有个安稳的住处就知足了,更何况你们还置备了新毡子和新被褥,瞧把你娘高兴的。”爷笑着看向奶,奶正满心欢喜地抚摸着新被褥,爱不释手。

“孝敬爹娘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再说老四也送了不少东西,这被面就是他捎回来的。老四也惦记着爹娘,信里再三叮嘱我照顾好你们,还说要寄银子回来,我没让,让他攒着日后买宅子、娶媳妇用。”沈进耐心解释着,言语间满是对弟弟的关爱。

“你这老大做得对,弟弟们看着,也会跟着学的。就是辛苦你和慧娟了。”爷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讨好,沈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第二日,吃过早饭,沈进和李慧娟便顶着寒风去了镇上。前段时间已经买了些瓜子、糖果,如今爷奶来了,他们又多买了些,想着让老人闲暇时嗑嗑瓜子,解解闷。随后,李慧娟又精心挑选了两块布料,打算给爷奶做身新衣裳。家里其他人的衣服还比较新,李慧娟便没舍得再添置,一心只想着让爷奶穿得暖和、体面。她还特意给二老每人买了一双新棉鞋,想着衣裳自己赶一赶还能缝出来,鞋子可来不及做,只能花钱买了。

接着,他们又买了两条鱼、割了三斤肉、买了一大块豆腐,再加上家里存的干菜,还有自家养的鸡和鸡蛋,今年过年的饭菜可算是丰盛至极。沈进和李慧娟一路上笑容满面,回想起过去,吃顿饺子都实属不易,哪敢奢望如今还能买得起鱼和瓜子糖,日子越过越好,心里自然满是欢喜。

临回家时,沈进买了一副对联,又给家里人每人买了两个包子,大包小包拎着往家赶。

到家时,已经到了晌午。沈安静做好了饭菜,正等着他俩。爷奶悠然地喝着茶,看着沈安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