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论语》出世 (1/2)

像这两位书院弟子利用言出法随神通对决的情况,其他的考核地点也在上演着。

毕竟这次天问书院招收了足足三百多名新生,若是一次只对一名弟子进行考核,那么时间上就会耽搁很多。

所以。

曾思道决定直接开辟出二十个考核点,场地统一选择在书院中间的学宫广场上。

而且为了公平起见,二十个考核新生弟子的夫子,统一将自己的修为压缩在开识三品。

这样的确节省了不少时间。

到了下午黄昏时分,三百多名新生便都全部结束了对礼法的考核。

最终通过考核的新生弟子,会继续参加第二场的乐舞考核。

而未能通过的弟子,则被书院给统一遣散回家。

没办法。

在这个儒道世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倘若他们还想留在书院,那就只能等明年的书院开院收徒继续参加拜师典礼了。

至于第二场的乐舞考核。

自然也不是简单地考核弟子们对乐舞的掌握能力。

而是考核新生弟子们的琴技以及身法。

这个时候。

对弟子进行考核的夫子,会不断逼出一道道凌厉的文气攻击对方,被考核的弟子只能用身法武技,以及手上的琴弹出一道道音波进行反击。

能够撑住半刻钟的弟子,才算是过关。

这场考核的地点同样有二十个。

二十名考核的夫子同样维持在开识三品的境界,且用来攻击的武技统一是天问书院的基础功法《浩然正气诀》。

这一轮考核下来,又有不少弟子被刷了下来。

不过这一次,书院并没有直接将那些未通过考核的弟子遣散回家,而是将他们留下来作为书院的外门弟子。

等参加第三场的射术考核时,原本的三百多名新生弟子,已经只剩下一半不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

这第三场的射术考核,也不像李牧过去那个世界简单的考验你射术是否精湛。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儒道世界,拥有文气的儒士,可提笔化作刀剑伤人,可坐看万里山河,可内视五脏六腑,可一言搬山填海,还能缩地成寸,一日千里……

所以。

作为信国儒道圣地的天问书院,考核射术时,自然要比普通的射击箭靶要严格的多。

书院对射术的考核要求是,每位弟子需要用地上的五片枯叶,连续击穿至少五块从空中掉落的厚约三寸的木板。

这些木板统一厚度和大小,被从书院主楼的二层楼顶扔下来,落地的时间仅有五息不到。

因而新生弟子想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利用五片枯叶,连续击穿五块三寸厚的木板,眼力,力量,和反应速度,都必须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方可。

这一轮考核几乎又刷掉了一半的新生弟子。

待参加第四场的御术考核时,人数已经只剩下七十名左右了。

天问书院考核弟子的御术,也不是简单的在平路或者马场驾驭车马,而是要求弟子驾驭马车在书院对面数里外的镜湖上驭水而走。

且至少要在镜湖水面上走过一里的距离才行。

无需多言。

这一轮考核,对于仅仅只有开识境的书院新生而言,无疑又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故此。

等到进行第五场书法考核时,差不多已经只有不到三十名的新生弟子了。

而且书法考核同样严苛。

考较的不仅仅是弟子们对儒家经文的掌握,还有笔力的功夫。

考核的内容是,让学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一块长宽各两丈的木板上,默写出一篇一万五千字以上的儒道经文,而且必须是字字都入木三分。

是真的要求每一个字的每一笔画都入木三分。

对此,书院给出这二十余名新生弟子的都是统一粗细的狼毫笔,笔头均是用鼬鼠尾部的毛发制作而成。

这样一来。

他们若想将每一个字的笔画都入木三分,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文气,使得自己在书写时,文气催动狼毫笔的笔头,深深刺入脚下的木板,并且不多不少,正好透入木板三分深浅。

非但如此。

你还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一篇一万五千字以上的儒道经文。

同样是一种堪称苛刻的逆天考核。

不过。

对于一些能够熟稔掌握自身文气的天赋绝佳新生弟子来说,这种考核丝毫难不倒自己。

比如出自信国皇室的那对少男少女,他们在得知这场考核的规矩后,便立即下笔如有神一般,奋笔疾书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