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曾思道的境界 (1/2)

何况这四书五经本来就是李牧从之前的那个世界剽窃过来的,算不上是他本人的著作。

所以。

李牧并不觉得将这九部经文传播出去,自己就能荣获像至圣先师言渊那般受千万人膜拜敬仰的名气。

李牧摸了摸鼻尖,一本正经道:“名字享誉九州,小子不敢去想。不过如果这九部儒道经文对咱们儒道一流学子们的境界提升,提供一些助力,那么小子还是乐于见到的。”

说完。

他没再保留,将其他八部经文的内容,逐字逐句诵念了出来。

起初曾思道还算平静,保持一手捻须一手品着手中茶水的悠然姿势。

然而。

渐渐地。

他便没办法保持平静了,只因李牧所念的内容委实对他的冲击太大。

在听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时,他眼前不禁一亮,心说原来这才是一个人的真正修养和品德。

而当听到李牧念的《孟子》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足以传诵千古的至理名句后。

曾思道更是直接腾地一下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情不自禁地拍手赞道:“好一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李牧,光是这两部经文,就足以让你名垂咱们儒道的青史了啊!”

尽管这位书院的院长平时不怎么循规蹈矩,不过像此时此刻这般由衷地盛赞一位书院夫子的情况,尚且还是第一次。

如果说之前李牧吟的那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还只是让他对李牧处在欣赏的感官。

那么这个时候,在听完李牧念出来的《大学》和《孟子》后,他再看向李牧时,眼中已经多了一些惊叹和震撼了。

过了约莫两刻钟光景,等曾思道听李牧念完这四书五经的所有内容后,整个人宛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呆呆地怔立于当场。

好一会儿之后。

才见他堪堪回过了神来,一脸表情复杂地望着对面的李牧,道:“李牧,你可知道,一旦你所著的这九部儒道经文流传了出去,将会在整个九州引起多么大的轰动么?”

李牧默然不语。

其实这也是他内心的忧虑所在。

否则。

在他穿越过来的前几年,搞清楚这个儒道世界人们所诵读的经文,乃是前几代至圣先师遗留的为数不多的儒家典籍后,为求名满天下,便早就忍不住将四书五经这九部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作品,给传播出来了。

然而事实上,他心里清楚,一旦他那样做了,只怕早就在穿越之初,便会被一些心术不正的儒道高手给抓过去囚禁起来,逼迫他吐出知晓的所有儒家经文了。

毕竟,这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玄幻世界。

人们并不是简单地诵读经书,考取功名,而是实打实地可以将周围的灵气转化为文气,并且提升自己的境界,互相战斗攻伐的。

这种情况下,他一个修为尽废的普通凡人,脑海中居然储藏了这么多的儒家经典巨著,那还能讨得了好去?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李牧还是懂的。

此番若非是他获得了系统,并且需要帮助周子路在问天塔第一层闯关“书”字号传功室,他也不会让四书五经问世。

至于眼下,他将四书五经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曾思道。

那是因为他信任曾思道的为人。

他知道,像曾思道这种胸襟宽广心怀天下的大儒,是断然不会有那种据这些儒家经文为己有、好让自己名留青史的邪恶想法。

事实证明,他对曾思道的看法还真准。

曾思道这会儿已经恢复了之前的那种洒脱姿态,故意斜睨了他一眼,道:“小子,既然你知道这些经文对九州的影响,就应该清楚,假如老夫将这八部儒道经文据为己有,让九州的儒士都对老夫敬仰朝拜,那么用不了多久,老夫文气狂增之下,甚至有机会突破到至圣。”

李牧摸了摸鼻尖,道:“倘若院长想要将它们据为己有,早在来时的路上,就应该先除掉子路,然后趁小子没有防备,将小子擒到某处无人所知的秘境,严刑拷问了。”

“哈哈!”

闻言,曾思道当即哑然失笑道:“你小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迷之自信。不过老夫对你的八部儒道经文没有心思,并不代表信国乃至咱们书院其他人没有。

“所以老夫的建议是,在你的修为尚且未恢复到聚灵之前,暂且不透露这八部儒道经文的存在。

“后面就算你突破到了聚灵境,也不要一下子将这八部儒道经文都给抖落出去,你可以一部一部地慢慢来,等到你步入了天命境,便再也无需担忧这一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