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鸠占鹊巢异族僭位 (2/4)

是何忠义的部下,按腾龙旧制,将士不经皇帝获准,一律不准换防,离岗。书君帝早年征伏虎国时,严格执行此法,将士换防秩序井然,但后来耽于逸乐,把这事忘在脑后,程得胜老母病重,他偷偷回家看望,被发现了,何忠义护佑不得,将要问斩前的一日,忠义与惜花喝闷酒,对惜花说了此事。惜花苦谏书君帝,才改为鞭打三十,这还不算,惜花因此被罚俸三年,他非但不认为自己有错,还入军营把驸马府的资财散与众兵士,作他们的信使,替他们传递家书。由此军心不散。而惜花又被好事者参奏一本,从此书君帝对他更加疑心、冷淡。

说这些又有什么用?是为这些腾龙的柱石写些小传。一场胜负难料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兆凌与何忠义卫流光程得胜三位将军领军三十万,带攻城器械并随军一应补给,不避寒冬,往雪戟境内进兵。

雪戟国主听得探马回报,心中一舒。命心腹卫士往雪戟城外,向隐藏在幻衣国境内的乃知龙、乃知玉兄妹报信,让他们提兵回国,帮助腾龙皇帝攻打雪戟国都城。

那桑日国主布仁把持朝政,哪里会让雪戟国主染指?但他千算万算,没有料到雪戟国主有位嫔妃,早年是商人之女,其父与桑日人多有接触,故她也通晓桑日话。那日布仁又让雪戟国主坐朝摆样子,雪戟国主玩个心眼,让那妃子扮作侍从在侧,听了个八九不离十。

岂料布仁早有防备,从国中调了雪戟国叛将伏天,那伏天与惜花一样,也是仙道中人。伏天自投靠布仁以来,布仁对他极尽笼络之能事。故而伏天甘愿为贼人所用,用灵力护住雪戟城,且他的灵力永不断绝。

雪戟城因此只有桑日人可以随意出入,其他人均只能坐困城中,粮市由桑日人从雪戟国别的城中调来。其余也一样。

桑日人趁机勒索,粮价、水价等一应供给,本是人所共需,如今却涨成天价,百姓苦不堪言,但又没奈何。城中缺粮,百姓多以打猎为生,但城内山中的野味能支应几时?多有为争食斗殴而死者。饿者无食,病者无衣。哭声震天,饿殍满地,雪戟城成了人间地狱。

雪戟国主坐了二十年锦绣江山,自视甚高,这段日子以来被布仁欺凌夠了,便想通过知桑日话的妃子,探出桑日人换防的规律,派心腹到外去求援!那妃子探了消息,国主即派人连络腾龙的人马!不期雪戟国主的卫士未出城门,便被灵力所伤,死在城下。布仁大怒,对雪戟国主道:“我保了你底天下,你不图报,反而派兵害我。嘶啦啦,巴嘎!”雪戟国主战栗不能言,布仁一巴掌扇在国主脸上,国主哭道:“你强占我国都城,辱我至此,我与你拼了!”手拿玉玺便要与布仁拼命,被布仁轻轻一推,头撞在龙案角上,伤脑而亡。可怜那位娘娘,哭天抢地哀悼国主,当下也一并殉了!

可叹国中文武,有的为了衣食,有的为了活命,手中没有一兵一卒,谁敢对抗布仁!布仁自封为雪戟国主兼桑日大皇帝,命其表弟玄仁率桑日大兵入幻衣国境,搜拿乃付喇之子女:乃知龙乃知玉和其手下12万精兵。

幻衣国主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坚决不肯交出二人。桑日人在幻衣国境内与幻衣兵马交锋,幻衣国主趁势偷袭桑日国本土,玄仁告急。布仁急派30万大军回国助战。此时,雪戟城中,还有50万桑日兵。

兆凌等人领人马逼近雪戟城,却犯了难。因雪戟国中有三条道可通雪戟城,一曰:霜刀山,一曰:桃花渡,一曰:千藤谷。这三条道路,桃花渡乃是水路,腾龙军远道而来,未带舟船。

霜刀山虽是山路,但仍算平坦,只有千藤谷最为崎岖陡峭,加之是冬日,实在难以翻越。

腾龙军在岔路口下寨。

李荏苒道:“以下官之见,我军只能过霜刀山而行。因如今大雪漫天,冬日用兵乃兵家之大忌,若攀谷而过,山岩结冰,难于上青天。若选水路,一则河面冰封,二则我军既缺舟船,冬日山中也没有可伐来做船的树木。”何忠义道:“臣也同意李大人的说法。”“我只知杀敌,别的事你们说了算。”“程将军,你说呢?”“我以为李大人说的有道理,我们还是走山路稳妥些。”

“朕以为不然,若论这三处,敌军要设防,以哪一处为先?”

“这——莫非敌人会在山上等着我们?”“敌人才不会那么傻呢,山上比山下更冷,若翻山击敌,粮草运送不上,敌人在山下包围,堵住去路,我军该怎么办?”“这——”“水路上敌人未必不设防,且走水路于我军不利,就只剩下攀谷而过一法可行!”

“潇王已将六十万石粮食随军运来,足够我军所用,但攀谷而过,粮草如何随行?”“朕意,粮草不必随行。令将士随身携带干粮,三日足矣。这是楚霸王昔日破釜沉舟之法,是姐夫教我学《史记》时,我看了一眼,此理极明。”

何忠义问:“万一贼人在谷上设伏,怎么办?”李荏苒道:“这倒不会,你们看,此谷两面峭壁,谷峰上最多只能容纳二十人。”卫流光叫道:“若他们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