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刘大送小秧到了慈幼局门口,侧低着头问:“你个小女娃,真的要进去吗?”
小秧低垂着头,不说话。
刘大叹口气,想起刚才严守正的短暂沉默,现在有些回过味来了。再次牵起小秧的手,走进门去。
各地慈幼局归属当地知府所管,但具体事宜通通由其下属督办,再招雇数名奶娘和杂役来照顾幼儿起居衣食。
这间慈幼局的总管事姓曹,年过四十,面善,见过刘大几面,有点头之交。见刘大带着一名女娃进来,多年经验,看出这个小女娃大概率是要被送进慈幼局抚养的。
刘大带着小秧走向曹管事,拱手:“曹管事,如今要麻烦你收留这个女娃,这女娃叫小秧,不过她说不出自己爹娘是谁。”
曹管事回一拱礼:“慈幼局收养孤儿需遵循条例,办好手续即可进慈幼局。”
刘大说:“有劳曹管事了。”
曹管事应了,刘大转身蹲下对小秧说:“你在这待着,好歹有片瓦避身。我想办法替你好好寻寻你爹娘。”
小秧仍未说话,只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刘大。刘大心里有些不忍:“我以后会时常来看你的。”
小秧还不说话。刘大叹了口气,他最烦这样唉声叹气的,但今天都不知道叹了几回。想想又叹了口气,反应过来忙止住。起身对曹管事说:“曹管事,拜托了。”
曹管事回道:“这倒是小事。”
刘大离开,独留小秧和曹管事一起。
曹管事领着小秧进内院伙房。
正是晚膳的时候,慈幼局里的几十个年龄不一的小孩一人捧着一小碗,正排着队等领食物,有一人给他们打汤,一人分包子。汤里有些许蔬菜蛋花飘着,一人一碗,包子不大不小,一人两个。旁边还有两个妇人,正帮着管理秩序。
看到曹管事领着个女孩,大多数孩子早已见怪不怪,只有几个看上去年龄更小的孩子好奇地望了几眼。
曹管事带着小秧上前,让小秧排在队伍后面领餐。他走向其中一名妇人,跟她说了几句话就走了。那妇人看了小秧一眼,点点头。转身从厨房取来一副碗勺,递给小秧:
“你拿着碗勺,待会儿去领食。你可以叫我王妈妈,那边那位是李妈妈,递给你们包子的叫阮二,是我们这的厨子,舀汤的是林财,你叫阮叔叔林叔叔就好。还有几位妈妈,后面你会见到。你如今就呆这儿,这儿算不上好,但也不坏。有饭吃,有衣穿,有被盖。”
领餐队伍越来越短,王妈妈还没说完:“曹管事说你叫小秧,那以后我们就叫你小秧。衣裳待会儿给你换了,你这穿着都小了,估计鞋也小了吧,我待会儿找找有没有合适的。”看了看小秧穿的衣服,“我们的衣裳没你身上的布料好,不过至少能遮蔽全了。”
小秧这过程中仍是一声不吭,轮到她取餐,阮二递给她两个包子,她伸出小手接过,低低说了声“谢谢”。又走到汤盆前,将小碗伸向林财,林财见这小姑娘可爱,笑着接过碗,利索地打了汤,递给她:“接好咯,别撒了”。
小秧单手接过,稳稳的:“谢谢。”
转身看向王妈妈,王妈妈看她也懂礼数,身上衣裳料子也不差,想来原本家境不差,但是遭遇大变,流落街头。心里升起一些爱怜,看到小秧看着她,指着旁边小屋说:“我们到里面去吃。”
小秧跟着王妈妈进了小间,找了个位子坐下,对王妈妈说:“王妈妈,多谢。”
王妈妈摸摸小秧的头,出去了。
第二日晌午,张巡抚用完膳,随身仆役上前拱手,“老爷,严守正已命人查了昨日那小女孩。有数人对那小女娃有印象,但都以为她身边有爹娘在,偶有几人见其独自一人,也以为是自顾自玩的。市井养娃,不似官宦富裕之家娇养于室,因此无人多想。”
“哦~,这倒有意思,看那小丫头,不过4、5岁,竟能藏这么久。查出来历了吗?”
“并未查出。只知大致是半年前在城内开始游荡。”
“半年前?”张巡抚想了想,不过尚未有能联系得上的事。想来不是什么大事。
“下午把那女娃带来我看看。你去叫白毅过来。”
“是。”仆役领命离去。
片刻,白毅上前。白毅是张巡抚的贴身侍从,武功不俗。张巡抚奉旨离京一来调查洪涝之事,一来也为安抚民心。随其来郓城的还有三个,皆是武勇之士,名为朱勤、蓝耿、黄忠。
“老爷。”
“嗯,你去城外看看,流民是否已至,告诉严守正尽快设置粥棚和帐篷。有什么事马上回我。”
“是。”白毅拱手离去。
小秧在慈幼局睡了这么久以来最安稳的觉。第二日,小秧被另一个丛妈妈领着洗漱吃早食,一个上午都在院落里和其他小朋友玩。和她玩的是两个和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