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纺织厂 (1/2)

文棠姐弟俩这两天都在跑来跑去,不是准备桌子、盆、筐,就是购买调料、油、盐这些。

只等人员到齐,一切就绪。

吴潇潇隔上几天就过来看林文棠,见他们忙得脚底抹油,也十分自觉留下来帮忙。

两天后。

下工的铃声一响,纺织厂的工人浩浩荡荡,陆陆续续从车间走出来。

他们单位女工多,女工又大多喜欢成群结队地扎堆儿,远远就能听到一片欢声笑语,很是热闹。

一帮人出门就见一个摊子,赫然就摆在厂门口的正前方。

几块木板拼接起来,搭成临时桌子,固定好后放上一块旧布充当桌布,干净整洁多了。

这布还是找吴潇潇的妹妹买的。

因为文棠打算买碎布头,吴潇潇的妹妹很是高兴,毕竟卖出去她也能落得一部份好处,虽然暂时还没谈成。

不过文棠承诺,等入了秋就找她买碎布头,多少给她送个业绩。

所以吴潇潇堂妹也投桃报李,很快按照要求给找来一批瑕疵布。

他们内部员工买布本来就有优惠,更何况这还是瑕疵布,不好卖出去,价格就更美丽了。

说是瑕疵,其实也没有破破烂烂,就是印花什么的出了错而已,质量还是过关的。

文棠伸出手摸摸布料,手下的触感结实又耐用。

她想按照原先的计划买碎布头,做头绳,是因为去黑市那自行车票的时候,撞到了蒋文斌。

再次见面,蒋文斌一扫之前的萎靡不振,精神抖擞地像换了个人,反差太大,文棠差点没认出来。

摊子也一改之前的凄惨画风,客人纷纷而至。

忙得不可开交的蒋文斌见到文棠,眼睛一亮,显然有很多话想说。

等人少了些,他把摊子交给一个年轻人,得以脱身,文棠才了解到对方这小半个月的丰富经历。

蒋文斌说自从那天听了她的话,心里按捺不住,加上摊子也没什么入账了,就拿了积蓄,再找亲戚借了点钱,托人开了介绍信去外地进货。

赌上了自己的身家,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吃干饭还是吃稀饭,就看这一次了。

本来蒋文斌的计划是去省城,但他之前的上线就是在省城进的货,省城的花样蒋文斌基本都见过,大都那样,没什么新意。

他突发奇想,和媳妇一合计,反正身家都砸上了,干脆直接转道去羊城。

日夜颠倒几天,一落地就看到羊城遍地开花的商贩,琳琅满目的批发市场,他震惊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许是见了大世面,蒋文斌看到人家店铺来客络绎不绝,你来我往的砍价进货,日成交额都是几百上千的。

自己那点挫折放在这就跟玩闹一样。

深深觉得,踌躇不前的那半个月就是在庸人自扰。

文棠和东山再起的蒋文斌站在摊子旁唏嘘半天。

仔细一看会,两人就站在之前商量谈判时所站的地方。

不过才短短十来天,形势就大不相同。

“经此一遭,我也不想只单单靠摆摊养家糊口,有机会我也想尝试开店做大……妹子,话说回来还要感谢你,要不是你那一番话,我指定不会想到要自己去羊城进货,做买卖啊就是一通百通,这一遭我收获很多。”

蒋文斌感激之余,也继续之前的承诺,打定主意等文棠需要,就帮她批发一批发绳回来。

等这次凉拌菜生意进入淡季文棠,她打算继续卖之前设想的大肠发圈,不干白不干,反正又不需要投入多少,拢共就碎布头和发绳的成本,还有就是费点加工成本。

利润总体上很可观。

不过这是后话了。

眼下女工们眼中的摊子,铺着淡蓝色的桌布,桌布上整齐地放着搪瓷大盆。

看上去清爽又好看。

桌布用脏了,搓几下就能洗干净,晾一会就晒干了,方便又快捷,比起洗刷木板方便多了。

摊子前还挂了个白色的板子,用粗体黑墨写了“小林凉拌菜”几个大字。

粗黑的字体让人一眼望去,一目了然,这家卖的是凉拌菜。

这里是工人下班必经之地,避都避不开,自然引来女工们的围观。

“啥新鲜玩意儿……凉拌菜?”

“是不是机械厂那家?我小舅就在那上班,听说那凉拌菜老好吃了,就是太多人抢,有几次去晚了还买不着。”

“那家我也听过,我爸前不久才给家里买过一回,后面再问就没有了,说是没排到……”

听到他们讨论的内容,文棠笑起来,之前没招人,产量有限,以板车为单位,一次只能卖一板车,中午两次晚上两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