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争抢房地 (1/2)

其实要是碰上一个强势的婆婆,她还真不未必愿意带人走。

这不是她婆婆性子软好相处吗。

她又不欺负她婆婆,她婆婆性子软弱到她这就成了优点。

其实她也有别的考虑。

她到了这个年代,人生地不熟的。

娘家人她指望不上,那就只能依靠婆家了。

性子软,年龄小都没关系,到了她这,用好了,那都是助力。

要带婆婆进城,肯定得周红星那边也同意。

能好好商量的话,她还是不愿意和这个丈夫起冲突的。

那就先要说服搞定婆婆了。

“琳琅,你让妈想想。”张爱瑛不敢给出肯定的答复。

“妈,你是舍不得离开村里?”

舍不得吗?

张爱瑛神情恍惚起来。

自打她逃难来到这,似乎也没过过几年顺心的日子。

要不是一双儿女,她大概早就撑不住了吧。

毕竟,她本就不是什么坚强之人。

“琳琅,你那是上大学呢,我们跟着你进城,岂不是要拖累你?城里花销也大。”

情感上没有不舍,她考虑起现实来。

看婆婆还为自己着想,琳琅想带人进城的动机就更强烈。

“没事,妈你有手有脚的,现在城里遍地都是机会,干点啥都能挣钱,而且你们跟我进城去,又不跟我住大学里,哪算拖累。”

“妈,你不想看看大城市的繁华吗?”

张爱瑛有点心动。

“妈,就算不为我,那你也为红月想想,红月可是想考大学的,咱们县里教学质量也就那样,一年也考不出几个大学生的。”

“大城市里教育资源好,让红月去城里上学,也许以后她还能考个比我更好的大学出人头地呢。”

在张爱瑛这,让儿女过得好就是她最大的心愿了。

只是她还有一点忐忑。

“可我们都是农村户口,红月能上人家城里学校?”

虽然对于这个年代城里外来务工子女上学制度不甚了解,但琳琅想着不过就那样。

“妈,改革开放都十年了,这外出打工的还少吗,肯定有带着子女出去的。”

“既然他们的孩子能上学,那红月就有机会。”

“肯定有那种给农村户口孩子上学的学校。”

“再不济,我听说可以交什么什么借读费就能进正常的学校,和那些城里户口的孩子一起上学。”

城市户口已经不那么吃香了,应该花钱就能运作。

大不了,就买房落户嘛。

她就不信了,这会落户管得那么严。

看琳琅说得头头是道,张爱瑛终于下定决心。

“那我们就跟你进城。”

“太好了妈,那我就给红星写信了。”

“好,写吧。”

等琳琅兴致冲冲的跑去写信,张爱瑛坐在那久久没动。

“吾夫见信……”

要不是考虑到部队上接手的信件可能会被检查,琳琅还想写得更肉麻一些。

没费多大功夫,她就洋洋洒洒写了两大页。

村里没法直接寄信,还得去趟镇上。

琳琅便想着明儿再去镇上一趟。

周红星寄回家的信还在路上。

另一封信却先于琳琅,已经寄往部队。

这信寄出的时间,还在一天前。

既然做好了要进城的决定,张爱瑛就要考虑他们进城后家里的房子和地怎么办了。

她很怕自己走后,这些就都被大房给占了。

还是琳琅给出了主意。

“妈,在村里找户人,咱家地让她给种着就行了。也不能一点代价都不出,直接送的东西别人不懂得珍惜,可以要些粮食,再让其帮咱家看房子。”

“那要多少粮食呢?”

“妈,咱家这几亩地,一年下来大概产出多少?”

张爱瑛说了个数。

“收十分之一吧,粮多了我们也带不了,能折算成钱最好。”就当收田租了。

“行,那就这样吧。”

商量好这些,琳琅就和小姑子去折腾收音机了。

吃下午饭的时候,张爱瑛把儿媳妇带回来的包子热了热,吃到嘴里,心里对进城的事也开始心理建设。

儿媳妇孝顺,她这么有本事,还有见识,听她的准没错。

次日,他们家就放出消息,说琳琅要带着张爱瑛母女俩一起进城,家里的地要找人种。

村里各家各户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