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支部建在连上! (1/2)

“那是自然!”

“既然你们称呼为我为小医仙。

我自然是有所依仗的!”

朱雄傲然道。

语气里都是十分浓郁地自信。

“究竟有什么法子?快快跟咱说说!”朱元璋迫不及待地询问。

勋贵名门。

一直都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这些人的扩张势力真的是是太庞大了!

甚至可以说有一定威胁皇权的地步!

庙堂之上。

天下所有州府。

几乎有一大半的官员是勋贵名门推荐出身。

科举上来的只是一少部分,这样的情况。

对于一个帝王,特别对于朱元璋这样的帝王来说,是绝对无法忍受的事情。

“其一。

朝廷支部健在连队上。

额....朝廷支部你就简单的理解为,忠诚于朝廷的负责思想的部门。

朝廷支部是朝廷的基础组织,是朝廷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是朝廷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朝廷员、管理朝廷员、监督朝廷员和组织部队、宣传部队、凝聚部队、服务部队的职责。

他们负责教育战士、攻坚克难的堡垒,在基层单位中发挥核心作用。

凡有正式战士3人以上、50人以下的基层单位,都应当设立朝廷支部。”

“其二。

大力发展教育!普及典籍。

让天下所有人黎民百姓都能够读书识字。

开展全民教育!”

“勋贵名门为什么能够把控半数以上的庙堂官员?”

“就是因为他们几乎垄断了天下典籍。

家族子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而普通人想要学习。

要么花钱去学堂读书。

要么投入勋贵名门门下做门客。

而他们贴上标签。”

“大明现在建国不过十五年,现在百姓刚刚处于连吃饱穿暖的阶段。

买书读书实在奢侈,更何况一个读书人要读多少年?”

“其三。

坚决推广科举!肯定以及绝对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尽力挑选一些普通百姓家的人才,下放到州府做基层官员。”

“此三点。

乃为治病药方!”

“如若是圣上能够严格实行。

必会药到病除!”

朱雄将前世在历史大讲堂上,结合新华夏的特色的一些知识分析给朱元璋他们听。

这些当然都是站在后世的角度。

经过多少学者分析总结出来的。

绝对是最适合大明当下的法子!

呆了!

傻了!

懵了!

小医仙!

而就在这个时候此刻。

他们才体会了什么是医仙!

不单单是能够医人。

还可以医国!

他们四人。

一位身为皇帝。

三位顶级高官。

眼神何其犀利!?

怎能不明白这是当下最合适庙堂摆脱勋贵名门控制的法子!?

只不过

万万没有预料到这个困扰他们许多年的问题。

竟然让朱雄三言两语地给出了解决的法子。

敬佩的同时。

心里还生出一丝惭愧。

他们为官多年。

目光竟然还没有一位少年郎长远。

谋略还没有一位少年郎高明!

他们虽然也是勋贵,但是他们更想保命!

为什么朱标一生病他们就害怕?

因为朱允炆不是他们一系的!

朱允炆上台之后,他们别说保持勋贵了,想活命都难!

但是!

朱雄英的这番言论,虽然看似是针对勋贵,但也是在保他们的命!

后世子子孙孙有爵位,做个富家翁,能世世代代安安稳稳的当下去!

有功勋、有战功、没有威胁。

这不仅仅是皇权希望的。

也是他们希望的。

这一番言论。

瞬间让徐达。

汤和。

蓝玉三人更加的看好朱雄。

这般见识!

这般谋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