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现的一切鬼怪风俗皆是为演绎剧情服务,无有不良价值导向。请读者们理性看待,杜绝封建迷信,要相信科学!)
“杨护卫,你也辛苦了,稍作休息,然后去打探打探目前县里的情况。”待到覃老、杨季来到谭池影面前汇报已送走李鹤衍之时,谭池影对着杨季说道。
“好嘞。不用休息,我现在就去。”杨季说完立马出门去了。
杨季在役卒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马,正准备驱马离开,似乎想起啥一般,冲着役卒问道:“最近县中可有发生些什么?”
“听说冒充顾大人的歹人服毒自杀,尸体被挂在了城门上,顾大人也因此牵连,被李郡守打入大牢了。”
“啥?”杨季闻言,顿感一头雾水,“你在说什么?”
役卒以为杨季没听清便又说了一遍。
“呔!你在瞎说些啥!”杨季不等役卒说完大喝了一声。
“杨大人不信的话,可去城门看看后再去衙门问问。”役卒一看杨季生气了,害怕自己哪里惹怒冲撞了他,赶忙急急地一股脑把话全说了出来。
杨季闻言,只感觉和自己所目睹的信息相去甚远,但又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皱着眉头驱马来到城门,亲眼看着当晚死于暗室的顾卒尸体正悬挂在城门上。
对于这个,他觉得这就叫做罪有应得,只是他还不懂那所谓地被关在监狱之中的顾卒是谁。他心里涌现出诸多猜测,但又都被自己一一否定。他就这般慢慢想着,快快地赶到县衙。
县尉戴业诚听差役说杨季来了,知道这定是潭池影派来打探消息的。
于是立马派人将杨季迎到自己面前。
杨季在差役的带领下来到戴业诚的面前,行完礼后,开门见山地说道:“某家此来,乃世子差遣去监牢看看顾大人的。”
戴业诚心里明了,但表面还是装作刚刚得知的样子,并安排手下带杨季前往监牢,
杨季在差役地引领下,来到监牢。
果真在此远远便看见了安坐其中的顾卒,心下惊骇莫名,这世上真有毫不相干却一模一样长相之人?
但他立马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时不可打草惊蛇。于是他趁这顾卒还没发现自己立马退了出去,寻到自己的马便立马奔着驿站赶去。
殊不知此时的顾卒已不再是个普通人了,他此时本是灵体凝聚众多阴魂而成的特殊状态,虽无身躯,却也更为敏锐,因为其不再像人类一般需要五感去感知世界了,这个世界距其三丈范围内的一分一毫之变化会直接传到在其灵体的意识中。
所以杨季刚一出现,实际上他便已经知道了。他知道自己至少已要成功一半了。
杨季快马赶回驿站,疾步奔着潭池影面前:“世子,不知道怎的,昨晚服毒自杀的顾卒已悬尸城门,可监牢内却另有一个顾卒。”
“你在说些啥?”潭池影也是一头雾水,覃老也把目光看了过来。
“据县尉戴大人所说,卷宗上所记昨晚袭击世子您的歹徒乃是不知何来的歹人,只是这歹人和顾卒顾大人毫不相干却有着一模一样的长相。此人知道事情败露,便畏罪服毒自杀了。他的尸体某家刚才在城门上亲眼看见了的。顾大人,某家也去监牢里探望过了。并且顾大人昨晚确实是在酒宴之中,某家还记得给他敬过酒呢!”
每个人都是固执的,尤其是在发生了超出自己认知以内的事情时。
所以人在精神上,夸张点说都是认知范围大的人来奴役相对认知受限的人。
因为人遇到不合其认知内的事情时,不用别人引导干预,他们会因跳不出受限的认知范围,而自己在心里催眠自己。这种催眠实质上就是用自己认知内的事情来解释这不合常理之处,而这恰恰又会与事实相悖。可人身在局中是无法认清这一切的。
此时的杨季便是如此,他无法解释为何会出现两个顾卒。但他记得昨晚和顾卒一起喝过酒,他看见顾卒在宴席上。这没有错,但子时之后的顾卒在哪呢?杨季在心里便会自动忽略这一点。而一点一点怀疑自己,直至最后坚定地认为两个顾卒的出现是种巧合之下的事实。
谭池影明明听懂了杨季所说的每一个字,但自己细细体味后,感觉还是没听明白!他在心里是不相信的,但他也知道杨季不可能糊弄自己。
“世子,某家已在城门上核实过那具神似貌似顾大人的尸体,也去监牢看过了顾大人。但还请您放心,某家并未惊动他。”
杨季眼看谭池影非常不信任,于是又开口解释道。
“覃老?”这事情太蹊跷,违背常理。谭池影不禁开口询问却又不知该问啥,所以话到嘴边只变成一声称呼。
“与其在此猜疑,不如亲自去看看。”覃老淡淡开口道。
“让杨季去将李郡守请来一叙。”谭池影镇定下来。
杨季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