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都是留给准备的人的。
当然,林阳除外。
毕竟,他只看了请柬的前半部分。
请柬的后半部分表明了现场写诗的题目。
以月为题。
主桌旁边的桌子,坐着的是诗会的新生代成员。
几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身材中等的青年站起身,“呵呵,没人上,那我就第一个来吧。”
“我的是一首诗。”
握住了话筒,青年稳了稳心神,轻轻吐字道:“诗名——雨夜月有思念。”
“桂树复花谢,月宫几人缺。”
“朝朝期春驻,暮暮望秋来。”
“春雨若奔雷,风雨别离夜。”
“浓做并蒂开,疏从秋声离。”
青年话刚刚落下,就有人拍手叫好,“好诗!”
“潘哥越来越精湛了。”
邱枫也重重点头,“写得好,这首诗另辟蹊径,以弯月寄托离别。”
主桌上的周总,则是笑盈盈地道:“潘峰这首诗不错,我要了。”
周总身边姓沈的老者则是道:“周家小子,这诗我要了。”
而后不等周总回答,沈姓老者则是将目光投向聂天,“聂会长,这诗我拿了,出个价吧。”
聂天笑着道:“既然沈董喜欢,是诗会的荣幸,等晚宴结束,我给你送过去。”
“好!”沈姓老者点点头,不再说话。
站在台上的潘峰,满脸喜色。
这首诗,他费了好大的心思,现在终于有回报了。
“谢谢沈董!”
潘峰还未下台,就开始鞠躬道谢。
潘峰取得了开门红,这无疑给了后面压力。
第二个上台的是,潘峰身边的一人,年纪大约三十上下,他一上台,“我古诗词比不上潘兄,便来一首现代诗吧。”
一分钟后,他说完了。
大家一怔,也全鼓起了掌。
高要宗赞许道:“马驰这现代诗颇有韵味。”
第三个上台的,还是这桌的人,不过他没有说诗,而是说了一首词,歌词。
虽然没有配曲唱出来,不过歌词还是生动儒雅,颇有意境。
就这般,一个接一个。
一人接一人。
能入诗会的没有善茬儿,这些人都展示了自己的本事。
最后出场的是高天。
主桌上,聂天不着痕迹皱了一下眉毛,看向高要宗。
高要宗则是低头喝水,似乎不关心自己这个孙子。
高天念了一句诗,全场安静之后,纷纷鼓掌。
沈姓老者更是站起身,“这首诗,我也要了。”
“老高啊,你这孙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高要宗笑着摆摆手道,“沈董过奖了啊,主要是这孩子争气。”
嘴上虽然谦虚,但是脸上的得意神色藏也藏不住。
高天更是得意,朝着林阳的方向看了一眼,眼中有些挑衅的味道。
...
舞台上。
诗会已经到了说诗品诗的环节。
诗词大会这次也从网上搜集了一些网友写的诗词,念了几首之后,主持人道:“这几首都不错啊。”
“看来,咱们的网友也是能人辈出啊。”
“不过,我也就看个热闹,不是内行,不懂这些,还请诗会的老师们解析一二。”
解析这种事情,自然轮不到新人。
主桌上,几个会长推脱了一番。
最后,是高要宗上来了。
“这几首诗,我听了,也可以吧。”
主持人道:“还可以?我听高会长的意思,那还是有问题了?”
高要宗笑道:“都是业务的爱好者呃,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那您能帮我们说一说他们的诗句和专业的有什么区别吗?我们是不懂,可能大家也差不多,听着都挺好的。”
主持人佯装外行道。
高要宗摸了摸胡子,老成道:“不懂的人看着可能没分别。”
“表面都挺不错的,诗词优雅,文字飘逸,但是里面门道太多了。”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依次类推。”
主持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高要宗继续道:“所以如果是业务爱好者或是初学者,还是建议写现代诗,要求会简单一点。”
“古诗词,讲究一个神字,文字是要打动人心的,如果一首诗连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