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里保护着我的童真,察觉着我敏感的情绪,才允许成年后的我依然可以像孩子一样感受这个世界,养成我时而乖巧敏感,又时而疯癫叛逆的性格。
有时我也在想,究竟是怎样的缘份让我们三个相差巨大完全不同的人成为了一家人?
下面来聊聊小城的学校吧,重点高中就一个,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属于学渣级别,即便是路过重点中学的门口也会因为虚荣心作祟选择绕道而行。
其他诸如农垦、电机、铁路、造纸等特色学校在我升入高中那年一并被收编划分为数字学校,被收编的最大好处就是不论外地还是本地学生都可公平进入学校读书,不再因为父母的职业而行更多方便。
其他学校暂且不谈,只说我的学校,简称“S校”,S校是一所初高中都有的综合学校,距离我家步行半小时的路程,是一所排名上非常普通,但于我而言最美的校园。
S校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别位于两幢楼里,楼体之间则由一座密封的空中短桥相连,桥栏是深茶色的玻璃组成,每到日落十分,我总会和朋友站在桥廊上看玻璃映射出落日的光,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好像学生时代的乌托邦。
待到盛夏时节,紫色的丁香开遍,整个校园充溢在清香的花海里。在这里,初中生活本人真是完全不想再提,对于我来说,那真是一段非常黑暗,充满了杂碎与噩梦的日子。
美妙的日子从高中文理科分班开始,老班是在校所有男教师里最胖的,最幽默,鬼主意最多,也最爱说笑的,他能清醒的意识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亦能用最玩世不恭的话犀利的指点着江山。
紧张的高中生活并不枯燥,期间有让全校为之振奋的篮球联赛,以班级为单位,终于到了让后排的小伙子们发光发热的时候,他们果然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决赛夺下冠军,校广播站还很应景似的放起了音乐,当前奏响起的那一刻,整个校园一片欢呼与沸腾,想毕这首歌8090的大孩子一定很熟悉,“直到世界的尽头”。
后来步入社会的这许多年,每当我情绪低落痛苦难挨的时候,我就听听这首歌,它一次又一次的帮助我走出阴霾的世界,当然我也做过很多其他事情帮助自己脱离阴郁的一面。
讲到这里真的要自嘲一下,像我这样的穷人真的是连抑郁症这种高端的感情都不配拥有,即便是含着血泪的苦痛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走过去,更是要将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部转化为力量努力的活着,甚至活的更好。
最难以忘记的还是毕业的最后一天,空气中还呈现着一片焦热。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凑成一团,憧憬着接下来美好的大学生活,计划着如何度过高中时代最后一个暑假,教室里吵吵闹闹的乱作一团。
老班手托着下巴靠在讲台上,眨巴着一双小眼睛若有所思,他没有讲话,但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讲,只是碍于一个大男人的情面又觉得没有必要,最后只对着菜市场一般的教室轻轻的哼了句“你们这群乌合之众”。
拿了毕业证,我们这群急于奔向社会的人便没心没肺如鸟兽般一哄而散,我因为丢了东西又拉着我的朋友折回了教室。
班级的门还大咧咧的敞开着,桌子椅子七扭八歪,老班手里拿着抹布静静的站在窗前向外望,蓝色的大窗帘在微风下有一搭没一搭的撩拨着,偶尔抚过他圆润的背影。
我当时不知道老班心里在想什么,但他多少会有些失落的吧,既希望学生们能够回头看看,又希望他们能够永远这样意气风发毫不犹豫的走下去,想必他当时的心情比这还要更复杂吧。
美好的高中生活结束了,下面继续小城的描述吧。
其实小城很适合用来做故事的背景,没有大城市的人山人海,一年四季分明,风景如画,长长的松花江流淌着城中的人文趣事。
每到初秋,天气还算不上凉的时候,吃过了晚饭,坐在江边粗麻花一样的铁链上,晃荡着双脚看远处江中缓缓而来的油船。
天边那处晚红的落日,映着上空的云彩呈现一片绯红之色,落入江中又如丝丝金线,仿若油画一般。冬日里江水结成厚厚的冰层,尽管有警示危险的牌子,却仍有胆子大的勇士踏冰而行。
最让我兴奋的该是春暖时节,冰层渐松,破冰船伴着长鸣气宇轩昂驶过江面,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毫不留情,怕是再坚硬的冰层也只能乖乖的顺流而下了。
这幅场景落在还是孩童时的我眼里,是无比和谐心生崇拜的画面,那时的所求很单纯,只求长大后能够做那条破冰船的船长,然而长大后才发现,保持纯真,真难。
小城从六月才开始真正进入夏季。凌晨三点,天已大亮,肥硕的麻雀三三两两落在窗前的晾衣绳上,非要叫你早起。五点钟,街道的巷子里逐渐热闹起来。
往来的商贩走街串巷叫卖,最让我翘首以盼的是卖粥的大爷,戴着宽沿的草帽,肩挑着一根竹担,担子的两头分别挂着两个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