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内部分歧 (3/4)

息,但留下的痕迹和大家紧绷的神经却难以轻易消除。那些被破坏的设备和险些功亏一篑的工程,时刻提醒着众人要保持警惕。张志成心里不踏实,又追着叮嘱:“这文件里的数据和分析,那可是要命的东西,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你得仔仔细细核对清楚。”孙专员也匆匆赶来电报室,站在一旁。

赵翔宇的食指悬在发报键上微微痉挛,汗珠顺着鬓角滑进领口。孙专员的目光扫过他手腕——这个九二五起义过来的通讯兵虽然换了新军装,但某些细节仍像刺青般烙在身上。当初接收起义部队时,正是他亲手将赵翔宇所在连队的青天白日帽徽扔进熔炉。但这个情况,他谁都没有说,整个营地目前只有他和赵翔宇自己两个人知道。

当“五十三米“的密码即将完成时,帐篷外突然传来骆驼受惊的嘶鸣,他的手指鬼使神差地多按了三下,将原本“五十三米”的暗渠长度误发成了“三十五米”。

发报结束后,赵翔宇长舒一口气,抬起头,声音带着点儿忐忑:“张工,孙专员,发完了,应该没问题。”

张志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辛苦了,小赵,我信你。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咱们再把原始文件和发报记录从头到尾核对一遍。”

三个人又忙活了好一阵子,确认没别的问题后,才稍微松了口气。孙专员笑着说:“这下好了,就等着师部的回复了。”

张志成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儿被落下了。可看着已经发出去的电报,他也只能把这疑虑暂且压在心底。

赵翔宇坐在电报室里,回想着刚才发报的过程,突然脸色煞白,意识到自己犯下大错。他手忙脚乱地翻找发报记录和原始文件,确认发错数据后,整个人都懵了。他心里清楚这个错误的严重性,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咬咬牙,决定去找张志成坦白。

来到帐篷前,站在那儿又是好一阵犹豫,才鼓起勇气敲门。张志成打开门,看到赵翔宇脸色惨白,神情紧张得像只惊弓之鸟,心中不禁一紧:“小赵,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赵翔宇低着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几乎要哭出来:“张工,我……我好像犯了个大错,我发错了暗渠长度的数据。”

此前敌特的破坏事件让大家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听到赵翔宇发错关键数据,大刘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可能是敌人的阴谋。他顿时火冒三丈,猛地一把掀开帐篷门帘,冲了进去,大声吼道:“你个兔崽子,竟然干出这种事!说不定你就是反动派派来的奸细,刚走一个,又来一个!”说着,他就要伸手去抓赵翔宇。

大刘的怒吼让孙专员瞳孔微缩。在赵翔宇抵达农一师前,北疆已经查获了数封敌特密电,那些混在起义队伍里的“钉子“就像沙漠里的响尾蛇,总在关键时刻亮出毒牙!他扶在腰间配枪上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皮套。

张志成和赵翔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了一跳。张志成赶忙挡在赵翔宇身前,喊道:“大刘,你先冷静冷静!别乱来!”

大刘满脸通红,喘着粗气,手指着赵翔宇:“孙专员,他肯定是故意的!说不定又是奸细!”

孙专员神色凝重,转头看向赵翔宇,说:“小赵,赶紧去把电报内容更正过来,越快越好!”

赵翔宇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慌慌张张地跑向电报室。此时,师部回电时间临近,一旦按照错误数据制定施工计划,势必又再生曲折。

“有些事情要从思想深处找原因!”孙专员看着赵翔宇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地说出这句话,声音说得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帐篷里激起一阵涟漪。

大刘听了,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刚要开口询问,张志成摆了摆手,说:“大刘,咱们先别忙着下结论。小赵刚来,对这些数据还不熟悉,咱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就冤枉了自己的同志。”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气不过,但在张志成的劝说下,也渐渐冷静了下来,他咬着牙说:“行,那就等他回来,要是他真有问题,我绝对饶不了他!”

赵翔宇再次回到帐篷时,脚步迟缓,每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担。他的眼神里满是恐惧与懊悔,站在帐篷中央,头垂得更低了,声音带着哭腔:“孙专员、张工、队长,电报已经更正了……我……我接受处罚!

张志成走上前,拍了拍赵翔宇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又带着几分严肃:“小赵,处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你好好想想,为什么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出现失误?”

赵翔宇抬起头,眼中满是自责:“张工,我太紧张了。我一直想着这是关乎工程的大事,不能有丝毫差错,结果越紧张就越容易出错。而且我对电报业务还不够熟练……在遇到复杂数据的时候,就乱了阵脚。”

张志成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也提醒了我们,队伍里新同志多,业务培训必须加强。咱们不能只注重工程建设,通讯、后勤等各个环节都得跟上。接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