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原子弹 (1/2)

白垩几纪元35年。

智子再一次将冬眠中的太昊唤醒。

经过九年的发展,帝国已经敲响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九年时间,在系统的默默推动下,帝国内部诞生出很多核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帝国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广阔的宇宙和物质的微观结构上。

一名天体物理学家率先发力,提出了三体问题和混沌理论。

之后一名数学家提出了电子理论,然后X射线被发现。

光速不变性假说被提出。帝国物理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将性质相似的元素排列起来,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她还发现了镭、钋等多种放射性元素。

这名女大学生提出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了放射性衰变,为之后的四大基本能力、弱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后量子力学诞生。帝国的科学开始深入到原子和亚原子尺度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最后,洛伦兹变换方程组出现,为狭义相对论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白垩纪元30年,一名年轻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进入了帝国科技大学,并在这里见到了一部分封存的行星发动机技术。

同年,他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准确解释了光电效应。

然后,这名年轻人连同他的几位同样天才的同学,一起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理论。

狭义相对论。

这几名年轻人一起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狭义相对论把光速不变作为一条基本原理,由此导出了洛伦兹变换公式,得出了“尺缩、钟慢、质增”效应等。

帝国的物理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质能方程E=mc2

狭义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

质能关系方程揭示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例如在核物理领域中,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自原子核的质量亏损。

质能方程组成为了撬开原子时代大门的撬棍,为帝国进入原子能时代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之后的五年,帝国军方招募了大量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开启了对核能的探索和利用。

星河帝国的曼哈顿计划开始执行。

短短五年时间,再大量科学家和强大的工业基础支持下,帝国的第一枚原子弹就从虚无缥缈的理论转化为现实。

也正是原子能计划的成功,智子才会将太昊唤醒。

白垩之城,白垩行宫。

时隔九年,太昊再一次坐在了玄鸟台,端坐于王座上俯视着下方急忙赶来参拜自己的大臣。

这些帝国掌权者在见到一身黑金玄鸟袍的太昊后,所有人都大声痛哭流涕起来。

“帝君万年!”

“九年了啊,您终于现身了。”

总理大臣哭的像个人孩子一样,不断擦着眼泪。

“是啊帝君,没有您,我们就像失去了灯塔的帆船,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在暗无天日的波涛中随波逐流。”

总理大臣刚说完,科技大臣立即接口。这一任的科技大臣还是老熟人,柏迁。

正是当年发现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核电磁定律的提出者。

现在的他已经被帝国科学界尊称为电磁学之父,在帝国科学界属于泰斗级人物。

帝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科学的地位已经达到顶峰,科学家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官僚和军人,是帝国最尊贵的阶层。

其余大臣也向太昊表达了最真挚的思念和尊崇。经过思想钢印的改造后,这些帝国的高官都成为了太昊最忠诚的簇拥。全心全意的帮助太昊统治着星河帝国。

在这些大臣尽心竭力的管理下,帝国海清河晏,发展迅速。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花费了一个星期时间,太昊在处理完手中的政务后,就立即乘坐专机飞抵到位于帝国西北部的一座沙漠中。

这座沙漠的中心区域正是帝国原子能计划的驻地。

“帝君,欢迎您的到来,我实在太激动了!”

原子能计划的负责人激动不已,整个身子都在微微颤抖。

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塑造,太昊在帝国已经逐渐开始神化。

进入基地后,太昊迫不及待的说道;“和我说一说原子弹吧。”

“好的帝君!”负责人稳住心神,开始向太昊讲解起原子能计划的成果。

“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成功从金属铀矿中分离浓缩出能够产生链式反应的材料。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大部分资源都花在了材料的分离和提存上”

“经过五年的实验,我们最终成功带回来制造出了两枚原子弹。原子一号和原子二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