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午饭 (1/2)

正午的日头将府衙檐角的獬豸铜像晒得发白,齐柚跪坐在青砖地上,素色襦裙被汗浸出淡青的水痕。褪色的开元通宝从她指间滑落,在满地铜钱纹方砖上撞出细碎清响。

“今年茶税改收白银!“李税吏皂靴碾过她散开的裙裆,靴尖沾着的朱砂土簌簌落在铜钱堆里,“齐姑娘莫不是要抗命?“

齐柚仰起脸,正见对方腰间晃动的鎏金算盘——那分明是林家特制的样式。她指尖压住对方靴面暗纹:“《天圣茶令》第二十七卷载,茶税可折钱...“

“好个熟读律例的茶娘子!“李税吏突然蹲身,腌菜般的口臭喷在她鼻尖,“你齐家茶船都沉了汴河,拿什么凑这八百贯?“他枯枝般的手突然捏住她腕上茶绳,“倒不如...“

“李大人好雅兴。“

清泉击石般的嗓音破空而来。齐柚回首,见赵广哲斜倚着府衙照壁,月白常服领口微敞,露出半截玉色中衣。他修长指节正捻着本《茶经》,书页间垂落的流苏穗子扫过腰间羊脂玉佩,在日头下晃出温润的光晕。

税吏膝盖砸在青砖上的闷响惊飞檐下家雀。赵广哲信步而来,袍角绣着的银线竹纹在光影中忽明忽暗:“庆历三年诏书,茶税可折钱缴纳。“他在齐柚身侧站定,松柏香混着墨香笼罩下来,“还是说...“突然俯身,玉簪尾端垂落的青丝扫过她耳廓,“李大人要替本官改圣训?“

“下官不敢!“李税吏抖如筛糠,慌忙去拢满地铜钱。赵广哲却已撩袍坐在案几上,随手将《茶经》垫在齐柚膝下:“青砖冷硬,仔细膝盖。“

泛黄的银杏叶书签斜插在《茶经》扉页,熟悉的像早就在路上丢失的那枚自制书签。齐柚指尖刚触到卷边的叶缘,一方冰蚕丝帕已递到眼前,帕角雨过天青的茶盏刺绣泛着旧色。

“汗沾了碎发。“赵广哲的嗓音比帕子上的竹叶纹更清润。齐柚接过。

铜钱入匣的脆响里,税吏捧着盖印的税单抖如秋蝉。齐柚起身时,赵广哲的玉佩穗子扫过她发间茶木簪,湘妃竹制的簪头在日头下沁出琥珀光。

初冬正午的日光透过青帷马车的雕花窗棂,在赵广哲月白常服上织出流云暗纹。他撩帘的指节如玉雕般修长,腰间羊脂玉佩的茶花纹络竟与齐柚发间木簪的雕工如出一辙——这哪里是传闻中蟒袍染血的刑台阎罗,分明是画里走出的琅琊王氏贵公子。

“城南新到的蒙顶石花,“他屈指在窗棂叩出《清平乐》的调子,鎏金袖口滑落时露出腕间菩提珠串,“正缺个会品的知音在,正好同路。“

冬日不过冬的麻雀鸟鸣恰在此刻骤歇,茶楼说书人的唾沫星子突然浮现在她眼前。三日前那老叟拍案说得绘声绘色:“赵尚书审江洋大盗时,可是命人在囚犯舌尖刺《洗冤录》!“可此刻这人端坐车中,发间玉簪缠着不知何处采的荼蘼花枝,连熏衣的沉水香都混着顾渚紫笋的清苦。

微弱的阳光在他眉骨镀了层金箔,睫羽在瓷白面容投下冰裂纹的影。齐柚望着他瞳孔里晃动的光斑,忽然想起幼时在茶山见过的晨露——清澈见底,却又藏着万千虹彩。

齐柚应了他的同程。

马车忽的颠簸,赵广哲广袖如云拂过她手背。齐柚嗅到他袖笼里若有似无的血竭香,这味本该出现在刑部大牢的药材,此刻竟混着蒙顶石花的清甜。她忽然注意到他腰间佩剑的吞口兽换成了茶筅纹样,腰间的金算盘的珠子好似又增加了几颗,还没等她默默的细数,赵广哲突然开口。

赵广哲不知从哪里拿出个金丝楠木做的礼盒推到她膝头,盒面金丝木纹似泼墨山水,开合处嵌着枚茶芽状的羊脂玉扣。齐柚指尖刚触到温润的玉扣,便嗅见盒中逸出的千年崖柏香。她斟酌着开口问道:“大人,这是?“

“贺礼。“他屈指轻叩盒面,茶壶盖随声轻颤如环佩相击清脆入耳。

掀盖的刹那,齐柚呼吸微滞——青玉雕的莲花壶身流转着雨过天青色,壶嘴衔着颗鎏金露珠;五只冰裂纹斗笠盏薄如蝉翼,盏底竟用金丝掐出齐家祖传的九泉环佩纹;最奇是那柄茶匙,紫檀木柄雕作灵芝状,银匙头錾着《茶经》开篇的二十一字。

“前朝陆羽墓旁的古窑所出。“赵广哲的指节掠过盏沿冰纹,“听闻遇热会显《七碗茶歌》的鎏金小楷。“他唇角扬起极浅的弧度,恰如初见那日刑部公文上未干的朱砂印。

鸟鸣声复起时,齐柚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这人与瓦舍话本里啖人血肉的玉面修罗判若云泥,倒像极了幼时阿娘讲的志怪传奇里,那些披着月华来讨茶喝的山中精魅。

城南旧巷深处,新漆的“三叠泉“匾额在暮春的日光里泛着桐油香。茶楼飞檐下悬着齐父手书的杉木对联:“泉烹顾渚浮光转,火候建溪活水来“。二楼尚未完工的雅间垂下竹丝帘幕,齐柚亲手栽的野枹栎在陶盆里抽出新芽。

齐母用旧门板临时搭了张八仙桌。裂璺的粗陶碗里插着几支野棠梨,淡白花瓣落在齐柚手缝的粗麻桌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