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那可不是说笑。当年我叔叔到黄泛区插队,正赶上泥石流。半夜睡着正香,直接让裹在了泥里。唉,找了两三天也没找到尸首。”
老吴摇了摇头道:“这营生我真是干不来。”
沈建军坐在炕沿上,伸手指了指正屋内摆放的这些结婚物件。
“老吴,我知道你心里的顾虑,自己儿子要结婚,眼看一块大石头就要落下,再跟我闯一回泥石流属实是犯不着。”
“但是,我既然邀请你们,那自然就有把握。这泥石流完全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犯不着出人命,顶多有个小擦伤。”
沈建军又望向了老张。
“可若这事儿要是成了,咱们进小安山,把那七匹马抢出来。光是马皮能卖多少,老张你能给算算吗?”
老张心里那就是一把算盘,稍作思索便开口道。
“现在马卖的少,有钱人喜欢的紧。咱们市面上流通的这些马匹普遍都是来自内蒙那边,若是完好的一张,少说能卖70块钱!”
“一张马皮70块钱,那七匹马呢!”沈建军看了两人一眼,道:“况且,这值钱的不止马匹,马肉虽然酸,可毕竟是肉,摆在摊上也会有人买的。还有马鬃毛能拿来做毛笔,堪称浑身上下都是宝啊……”
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刨去杂七杂八,三个人这趟也至少能赚500块。
老吴想到这儿,手里的烟斗都有些拿不稳了。
他打猎这么些年,即便年轻时那会身体有劲,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子儿。
若是他跟沈建军走了这一票,赚到钱,几乎可以歇一年了。
前些日子,自家儿媳妇还看不上自己这个老猎户,到了家指指点点。
若是这一单做成,自己直接往她脸上甩一沓子‘大团结’。
这儿媳妇还不得乖乖地给自己端洗脚水?
老吴骂骂咧咧道:“沈建军,你tmd就是个灾星,跟你干了几回事,总是那些危险的行当。”
“不管了,这一别老子干了,我倒要去那小安山里看看,泥石流是什么妖魔鬼怪!”
沈建军又扭头望向了老张。
老张本就是个生意人,成天算计,自然看出了其中隐藏的巨大利益。
可一想到要往泥石流里闯,还是忍不住腿肚子发颤。
“要不这一单,我也干了?”
沈建军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意,知道自己找对了人。
“现在就收拾,你们俩跟我到农机站拿着条子把那三辆驴车给拉出来。然后咱们到集市上去,到供销社采购生活物资。”
老张一脸疑惑,开口道:“三个大男人,带点黄面馍馍,油渣子就行,要什么生活物资?”
沈建军意味深长地说:“不是给咱们的,而是给灾民的。”
老张有些摸不着头脑,挠了挠头。
“我说沈建军,你这认识了个副镇长,咋还真成公职人物了,现在连救灾这事也要管?”
老张以为这是镇子里面给沈建军出了钱,也没有多想,到农机站取了驴车。
三人一块赶着,来到了供销社。
这个年代的供销社生活物资并不丰富,大多数都是受管制的基本物资。柴米油盐是最主要的,不过日用品也不少。
搪瓷脸盆、大白兔奶糖、摆在角落架子上的绿色军胶鞋,杂七杂八的,涉及方方面面。
沈建军把琳琅满目的东西,买了个齐全。
结果三人一掏兜,结果发现所有的票加起来,连一半东西都买不了。最后还是给马镇长打了个电话,说是要拿这些东西救济灾民,马镇长盛赞沈建军心怀家乡讲大义。
给开了个绿灯。
三人搬着东西进进出出。
供销社本来就人流密集,平时众人除了看着供销社进货。
哪见过有人提这么多东西。
众人一打听,这才知道沈建军他们这些东西竟是要运往发生泥石流的小安山。
“小安山,那地方最近不是闹水泡(泥石流)吗?去那旮瘩干啥。”
沈建军态度很和善,将这件事跟大伙讲了一遍,还特地说明了其中的高额利益。
泥石流也不知道将那些马冲到了哪儿,要想加快速度,那就得再雇两个人。
“大家伙放心,这次水泡,没啥大事。镇子上已经将这营生承包给我了,这次一块儿跟我进去的,每天除了5块钱的高工资,还管吃!”
这个年头,人们睡不讲究。尤其是在春夏,扯个枕头便能在地上躺一宿。管吃且还有5块的工资,算是待遇不错了。
可是众人嘀嘀咕咕半天,却没见有一个上来报名的。
沈建军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