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鹰洋 (2/3)

来伸手爪子的,我必掰之!

这时,车到沈屯站,这条铁道线上,沈屯熏鸡可是非常有名气的,车门打开,站台上立刻响起一片的吆喝声音,“熏鸡啦,熏鸡啦15一只,15一只。”“有买熏鸡的没有?15一只,15一只!”

周晨光站的地方是靠连接处里面一点的,为了看的清楚,就跟着下车的旅客向外面走了几步,站到挡板上方,并没有下车,后面这时挤过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劳驾,劳驾,让我过一下,我下车。”

周晨光侧身,让他挤过去,就看他下车后,也没走远,就站门口,问买熏鸡的人,“就15啊?能便宜点儿吗?”

“大哥,整个车站都这个价,不能少。”

“那你给我拿一只,挑个新鲜的啊,”

“你放心吧,都是今天新出锅的。”

“你给我啊。”

“你拿钱啊,咱们一手钱一手货。”

“我给你五十,你找我。”

“别的,你还是十五吧。我们也不找钱。”

“咋还不找钱呢?”

“这样咱们都省事,谁也别让谁担心。”

“行吧,给你钱。”

“鸡你拿好。”

两个人在周晨光面前,活生生地上演一出,卖家买家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戏码,让他觉得特别好玩,也受到启发,心中有了新的打算。

列车到达省城,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周晨光心里着急,就小跑着跑向汽车站点,按照记忆,找到124路车,直接去小西天古玩街。

有了火车上的经验,上了公共汽车,周晨光的眼睛立刻就看见了钳工班的身影,有几次车在晃动之间,感觉钳工已经干活了,可又实在没有看清楚,当事人还都懵懂不知,就连谁是受害人都不清楚,周晨光只好一忍再忍,眼不见为净,等到到站时心中想到,下次,要不就打车,要不就做好车上出声的准备,决不能像今天这样的憋屈了。

来到小西天,古玩街上已经人员不多了,铺面大多开始关张,周晨光眼睛巡视一番,找了一个看着很顺眼的店铺走了进去,这家叫《明轩斋》

一进店,右手是一排玻璃柜台,柜台里趴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周晨光进去后,他抬起头,“大侄子,你来看啥?”

“大爷,我想问问,你收银元码?”

这老者来了兴趣,他笑眯眯地问:“大侄子,怎么称呼?我姓胡,胡明轩,”

“哦,胡大爷,我叫周晨光。”

“你有银元?”

“有。您老咋收的?”

“袁大头都是三块收的。”

“我这个是鹰洋,不是袁大头。”

“哦,拿出来看看。”

周晨光把饭盒拿出来,解开细带子,将纸包拿出来,放在柜台上。

胡大爷伸手打开纸包,仔细地看起鹰洋来。随即又逐块拿起抚摩,观察,周晨光注意到,他对鹰洋的两个年份,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就好,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

“你这些鹰洋,品相不错,保存完好,基本没有划痕,磨损,连这纸都是老纸,我也不压你价,一块五元,我一枪打。”

“胡大爷,你也知道,这里面大部分都是直边鹰洋,你一枪打我没意见,但你不能按花边的价一枪打啊。”

“那你说啥价,我听听。”

“一块六元,咋样?”

“行!按你说的来。以后有啥好东西,你可还送我这儿来。”

“妥。保证的。”

胡明轩给周晨光拿了一张百元钞票,两张十元的钞票。周晨光用手一捻百元纸币,收在了裤兜。将两张十元的也放在了裤兜。

“大侄子,咱们爷俩头次见,我找个地方,咱们整口饭吃啊。”

“胡大爷,今天还真不行,我先走。等我下来空的,我专程找你聊天来。”

“你真不吃饭啊?”

“大爷,我主要是赶时间,我得赶火车去。”

“这扯不扯,你不是省城的啊?”

“我绣城的,”

“那行了,你道远,又赶车,我就不留了。你啥时候过来啊?”

“行,胡大爷再见!”

周晨光火急火燎地又坐公共汽车赶到火车站,这次很幸运的,又买到一张t字头的车票。

当列车开起来的时候,周晨光猛然想起什么,赶紧去找列车员,“同志,我要是半路下车,车票回绣城还能用吧?”

“你得到中途下车的车站改签一下,还能继续用。”

“谢谢啊。”

车到沈屯站,周晨光下了车,然后将车票改签,是50分钟后一趟车,周晨光跑出了车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