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林北忙到了十点多,四十斤蒜炒了满满两大盆,房子里弥漫着浓郁的炒蒜香味道。
几人都有些诧异,没想到林北竟然还有这个手艺,光是炒蒜蓉的味道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老三刘辉和老五于季青第二天上班,有李乐和谢晓军帮忙足够了。
林北难得起了个大早,带着哼哈二将去早市采购食材。
东北的早市主打一个接地气和实惠,不像后世的早市还被赋予了网红的定义,处处可见举着手机直播或者拍视频的所谓网红。
小扇贝一块钱两斤,带壳生蚝一块钱三斤,林北各称了50斤的,还买了羊肉和牛肉各10斤。
炉子、炭和各种调料都买足备齐,一共花了三百块钱,林北出资170,其他人出资130,赚钱了林北占一半。
李乐和谢晓军并没有当回事,愿意跟着折腾完全是平常关系太好,他们以为林北把钱赔光了就会乖乖回学校上课。
林北指挥着两人将扇贝和生蚝刷洗干净,处理成半成品,自己把牛羊肉切成小块,串在小铁钎子上。
一切准备完毕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三个人去楼下面馆各吃了一碗面,林北兜比脸干净,只能舔着脸蹭饭。
李乐不但请客吃面,还被忽悠买了两盒烟。
“林老板,到底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哪有让员工给老板买烟的?”
林北笑嘻嘻的说道:“投资!投资懂不!一盒烟说不定让你收获整个未来。”
三个人说说笑笑的往回走,在楼下花十块钱租了捡废品老头的三轮车。
老头捡一天废品也捡不到十块钱,点头同意的时候嘴都咧到耳根子了,林北瞬间觉得自己给多了,就算打个对折给五块,老头也无法拒绝这个诱惑。
下午两点,所有烧烤食材和工具都装上了三轮车,林北的创业计划正式开启。
马沟市场颇具规模,最早这里是城乡结合处,郊区的老农将自家的蔬果拿到这里贩卖,久而久之就自发的形成了农贸市场,除了固定摊位外,还有一些流动摊贩,每天缴纳两块钱就可以在这摆摊。
附近几百栋八十年代的楼房,还有三个新开发的小区,客车厂、电缆厂、重工机械厂和机车厂都在这附近,几所中专职高也在周围,每天都有乌泱泱的人群。
后世这里还形成了一个马沟夜市,口味和价格不是那些新兴夜市能比拟的,经常可以看到网红来这里拍摄段子,不少店铺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林北三人找了一个距离车站近的路口,将烧烤炉架上后,便开始引火烧炭。
原本以为最简单的工作,却让三人狼狈不堪,没有固体酒精和鼓风机,林北只能用柴火引炭,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算给炭引着。
李乐和谢晓军第一次摆摊,每走过去一个人,他俩都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对方,直到那人走远,两人又是一副失望的神色。
林北一点都不着急,自顾自的点燃一根香烟。
现在才三点多,还不到饭口,四点半之后才是生意好的时候,今天之所以来这么早,还不是为了抢占这个天时地利的好地方。
“你俩歇一会吧,就算有客人也被吓走了。”林北实在看不过去了,刚才一个恬静的小姑娘,就被两人热切的眼神吓得夺路而逃。
半个多小时的无人问津,让两人的热情消减大半,有些气馁的蹲在路边抽烟。
“老四,到底行不行?要不你烤几个我俩先尝尝?”
林北把烟蒂扔到地上用脚踩灭,拿出四个扇贝和四个生蚝放到炉子上的铁网上。
“也成,给你俩树立点信心!”
炉火正是最旺的时候,林北赶紧把泡好的粉丝放到扇贝和生蚝肉上,然后挖了一小勺蒜蓉,最后浇了些稀释的豉油汁。
仅仅过了一分钟,蒜蓉在炭火的加持下开始冒泡,林北又撒了些葱末、香菜末和小米辣,用筷子翻滚几下,让里面的食材充分受热。
李乐和谢晓军不知什么时候从地上站了起来,眼巴巴的望着铁架上的烤海鲜,心想这卖相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
林北看烤的差不多了,夹到了铁盘子上,递给两人一双方便筷。
“尝尝吧,看看哥们儿手艺如何?”
李乐和谢晓军有些迟疑,他们认识林北好几年了,知道这小子打架斗殴一流,拈花惹草不遑多让,嘴皮子更是贼六,厨艺就让人不敢恭维了,煮方便面能煮成一锅浆糊的人,妄想靠美食创业?
但面前食材的香味窜进他们的鼻子,口水眼看着要流出来了。
谢晓军顾不上烫,拿起一个小扇贝,用筷子将里面的食材都扒拉进自己嘴里。
用酱油和耗油炒过的蒜蓉醇香无比,粉丝包裹着蒜蓉的香气在口腔中爆裂开来,随即,便是扇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