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腾见势头不对,赶紧拦在中间:"各位老乡且慢动气,有话好说!咱们都是靠山吃山的,何必为这点事伤了和气?"
他转向那汉子:"这位大哥贵姓?"
"李山子!"那汉子哼了一声,"你是谁啊?"
"我叫王一腾,是前河村的。李大哥,您说得对,这确实是你们山子村的地界。"王一腾缓缓说道。
"不过这药材是天生地长的,咱们何不商量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大家都能赚钱,岂不是更好?"
李山子皱眉:"啥办法?"
"要不这样,咱们一起采,按人头分。您们是地头主,多分些也应该。再说了,这药材要是让外村人知道了,明儿个怕是得被抢光。"
李山子转头和两个年轻人嘀咕几句:"那你说怎么分?"
"您三个人,我们两个,您们拿六成,我们拿四成,这样行不?反正这药材要是不采,过些日子也该谢了。"
李山子想了想:"那得先说好,这事不许往外传。要是让别村的人知道了,我找你们算账!"
"那是自然!"王一腾笑道,"您们熟悉地界,我们懂药材,以后说不定还能多合作呢!这山里的好东西多着呢。"
李山子被说动了,伸出手:"那就这么定了!不过你们得老实点!"
五个人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李山子他们负责挖掘,王一腾和张大爷负责分拣整理。
到傍晚时分,装了满满几麻袋猪婆参。大伙都累得直不起腰来。
分赃时,王一腾又主动让出两成给山子村的人:"李大哥,这是你们的地界,多分点也应该。"
李山子感动得直拍王一腾肩膀:"老弟,你这人敞亮!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有啥好东西记得照应着点!"
回村的路上,张大爷连连称赞:"老王,你小子可真有两下子,今天要不是你,准得打起来。你这张嘴啊,比拳头管用多了!"
王一腾笑着说:"打架伤和气,山里的好东西多着呢,咱们跟山子村搞好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
"诶,你给我讲讲,今天追野兔咋找着这宝贝的?"张大爷背着药材,走得直喘气。
王一腾把追兔子的趣事仔细说了一遍,逗得张大爷直不住地乐。
夕阳西下,远处炊烟袅袅升起,两人扛着沉甸甸的药材往家走。
这趟山货奇遇,不光让两个村子结下了情谊,更为日后的合作埋下了种子。
王一腾心里明白,山里的宝贝不光是药材,还有人心。只要大伙齐心,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老王,这药材得赶紧送去县城啊。"回到家后,张大爷坐在堂屋里,望着院子里堆成小山的药材说道。
王一腾点点头:"确实得抓紧,再晚山参就该发芽了。"
"可这么多东西,咱们村里的骡子车都派不上用场。"张大爷皱着眉头,"前几天下雨,山路都泥泞的很。"
"让李大壮去吧。"王一腾眼前一亮,"他家不是有两头驴子吗?个头小,走山路正合适。"
李大壮搓着手:"大腾哥,这驴子我是能赶,就是..."
"怎么,你小子不敢?"
"不是不敢。"李大壮挠挠头,"就是我家那两头驴子脾气犟得很,尤其是大黑,都快赶不动了。"
王一腾笑道:"没事,这不还有我吗?咱们一起去。"
张大爷连连点头:"对,你们俩一起去稳当。路上有个照应。"
说干就干。王一腾和李大壮开始收拾药材,把山参小心翼翼地用草席包好,再用麻绳捆扎结实。
"你看看,这捆得行不?"李大壮擦着汗问。
王一腾检查了一遍:"得再紧点,山路颠簸,别散了。"
陆琳琳端着水壶过来:"王大哥,我给你们准备了些干粮和水。"
"你这丫头,真是有心了。"王一腾接过水壶,心里一暖。
张大爷拄着拐杖走过来:"路上当心点,要是碰上雨天就找个地方躲躲。这些药材金贵着呢。"
收拾妥当,天还没亮,两人就赶着驴子上路了。
李大壮家的两头驴子,一黑一白。黑的叫大黑,白的叫小白。
"驾!"李大壮甩着鞭子吆喝。
大黑却不慌不忙地走着,时不时停下来啃两口路边的草。
"你这驴子!"李大壮气得直跺脚,"都这时候了还吃!"
王一腾笑道:"慢点来,反正天还早着呢。"
走了没多远,山路开始陡峭起来。两头驴子驮着沉重的药材,走得更慢了。
"大腾哥,你说这山参能卖多少钱?"李大壮一边赶驴子一边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