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笼中活物难运送 (1/2)

王一腾把李师傅的订单说了。

"这么多?"张小虎咋舌,"咱们几个人哪忙得过来?"

"所以得分工。"王一腾说,"你负责看野猪。李大壮去砍竹子搭棚子。王麻子嘞?"

"我在这呢!"王麻子从村口小店里钻出来。

"你跟我去后山踩点,专门找公山鸡的窝。"

"咋分辨公母啊?"王麻子问。

"公的脖子上毛红,母的发黑。"王一腾说,"还有叫声也不一样。"

正说着,村长拄着拐杖过来了:"一腾啊,听说你要扩建圈舍?"

"是有这个打算。"王一腾答道。

"那正好,"村长说,"我那片荒地你要用就用。再说了,你们这买卖要是做大了,对村里也是好事。"

王一腾知道这是村长想分一杯羹:"那就麻烦村长了。对了,能不能帮忙跟生产队说说,借点工具?"

"这都不是事。"村长挥挥手。

等村长走后,张小虎嘀咕:"这村长咋这么热心?"

"就你小子鬼心眼多,"王一腾说,"人家是为集体着想。人情往来嘛,咱们用了人家的地和工具,适当孝敬点怎么了?"

第二天天不亮,后山就热闹起来。

李大壮带着几个后生扛着工具来砍竹子。

老刘头也来了,拄着拐杖在一旁指导:"这竹子要选老的,嫩的不结实。"

王一腾和王麻子在山上找地方布置新套子。

"你看这儿,"王一腾指着一片草地,"野鸡粪多,肯定是它们常来的地方。"

正忙活着,张小虎跑来喊:"大腾哥,供销社的胡主任来了!"

胡主任带着几个人走过来:"听说你要搞野物养殖,我带几个行家来看看。"

原来是隔壁县搞野物养殖的老手。

"李师傅跟我说了订单的事。"胡主任说,"你要是缺货,我让他们匀点给你。大家互相帮衬嘛。"

送走胡主任一行,张小虎又开始打趣:"这下又得分钱了吧?"

"你懂个屁!"王一腾说,"这叫打通关系。县里县外都有人照应,咱这买卖还愁做不大?"

一整天下来,新竹棚总算有了模样。

"明天把剩下的收尾,"李大壮擦着汗说,"后天就能用了。"

王一腾点点头,心里有了底。

这些天的忙活没白费,老刘头教的手艺派上了大用场。有了竹篾套子和新圈舍,这订单总算有了着落。

望着夕阳西下,他琢磨着:这买卖才刚刚开始呢!

晚上回到家,王母已经做好了饭:"累了一天了,赶紧吃吧。"

"娘,您放心,"王一腾说,"这次订单要是做成了,咱家就能盖砖瓦房了。"

"你啊你,"王母笑骂道,"就会说大话。"

不过她心里也是高兴的,儿子总算有了正经营生。比起那些整天游手好闲的后生,强多了。

"对了,"王一腾突然想起来,"明天得去准备些草料。这么多野物,光指望山上的草可不够。"

看来日子会越来越忙了。

但这种忙,他却甘之如饴。毕竟,每一分付出,都在为他的梦想铺路。

第二天一早,王一腾就往县城送货去了。

"我说咋不对劲!这野兔都死得翻白眼了!"王一腾瞪着竹筐里已经僵硬的野兔,叹了口气。

这是他送到县城的第三趟货,一路上颠簸,原本活蹦乱跳的野兔和山鸡,死了大半。

"大腾哥,要不咱把它杀了卖?"张小虎掂量着僵硬的野兔,一脸可惜。

"杀了卖?那能值几个钱!"王一腾摆摆手,"活物才是大头,这些要是能送活的到县城,差不多能多卖一倍的价钱!"

正说着,李大壮从村口跑过来,"大腾哥,我刚从县城回来,听说隔壁陈家村的老陈头,天天骑着自行车给国营饭店送活鱼呢!"

"活鱼?"王一腾眼前一亮,"他咋运的?"

"听说是用特制的木桶,里头放了水草,鱼一路上都能活着。"

王一腾眉头紧锁,"鱼和野兔不一样,鱼在水里能憋得住,野兔可憋不住!"

老刘头正巧拄着拐杖从门前过,听见他们说话,停下来插嘴:"你们几个娃娃懂个屁!野物和家养的不一样,它们胆小,一路上要是被颠得厉害,吓都能吓死!"

王一腾恍然大悟,"对啊!不光是运输的问题,还得想办法让它们在路上不受惊吓!"

"刘爷爷,您见过啥好办法没有?"李大壮赶紧问。

老刘头抽了口旱烟,眯着眼睛想了想,"我年轻时候,见过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八十一章 笼中活物难运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