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腾一骨碌爬起来,随手抓起搭在炕沿的棉袄就往外跑。
推开门,迎面就是一股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劈头盖脸地扑来。
院子里白茫茫一片,积雪足有三指厚。张小虎哆哆嗦嗦地站在那,身上的破棉袄都沾满了雪花。
"出啥事了?"王一腾边往身上套袄子边问。
"场子里的草棚要塌了!雪压得棚顶都弯下去了!"张小虎急得直跺脚,"李大壮正用肩膀顶着呢!"
王一腾心里咯噔一下。这些草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全是花了大力气从十里八乡收来的,够野兔山鸡吃一冬天。要是让雪压塌了,这些宝贝可就全完了。
"走!"
两人顶着风雪就往后山赶。村里人家门口的狗被惊动,此起彼伏地叫唤起来。
"咋发现的?"王一腾一边跑一边问。
"我娘让我去喂猪,路过场子看见的。"张小虎气喘吁吁地说,"李大壮也是刚到,他要不顶着,棚子早塌了!"
王一腾心里暗暗着急。这年月,木料紧张,草棚都是用最细的竹竿搭的。平时还成,这一下雪,可就露馅了。
远远就听见李大壮的吼声:"快点的!我快撑不住了!"
只见李大壮像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似的,一个人撑在草棚中间。他用肩膀顶着一根快断的竹竿,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在这大冷天里蒸腾起白气。
王麻子抱着几根木棍在旁边团团转:"这咋整啊?要不要去叫人?"
"叫个屁!"李大壮急得直跺脚,"等你叫人来,棚子早塌了!"
"先把雪弄下去!"王一腾一边吆喝一边抄起根竹竿就往草棚顶上捅。
可雪下得太大,好不容易弄下去一块,转眼又积了厚厚一层。
"不行!"李大壮咬牙切齿地说,"这样不顶用!"
"啪!"一声脆响,一根竹竿断了。
"完了完了!"王麻子急得直转圈,"这下可咋整?"
就在这时,有人拄着拐杖从村里来了。
老刘头披着件破棉袄,一瘸一拐地走过来:"你们几个,净会瞎折腾!"
"刘爷爷!"几个人眼前一亮。
"老一辈人就是见多识广!"王一腾心里暗喜,"有救了!"
老刘头看了看情况,摇摇头:"净会糟践东西!这么冷的天,竹子容易断,你们还用竹竿戳!"
"那咋整?总不能看着棚子塌了吧?"李大壮憋着一股劲顶着。
"上山砍树去!"老刘头用拐杖指着山上,"找那种弯弯曲曲的歪脖树,劈成树杈子,那才结实!"
王一腾一拍大腿:"对啊!树杈子天生就是个好东西!"
"等会!"老刘头又叫住了要往山上跑的几个人,"你们这些后生,就是毛手毛脚的!树得选弯的,越弯越好使,知道为啥不?"
几个人摇摇头。
"这弯树都是经过风吹雨打的,木质特别结实。你们找那直愣愣的,一用力就断!再说了,弯的好支撑,跟顶门杠子似的!"
"刘爷爷就是有经验!"王一腾恍然大悟,"走,咱们上山!"
"诶,还有个事!"老刘头又喊住他们,"砍完树记得把树根填上土,要不然明年就荒了这片山!"
"这都啥时候了,还管这个?"张小虎嘀咕。
"放屁!"老刘头敲了他一下,"山就是咱们的命根子,糟践了可咋整?"
王一腾和张小虎拿着柴刀就往山上跑。雪地里跑起来特别费劲,没一会儿就累得直喘粗气。
"诶,大腾哥你看!"张小虎突然指着地上,"这么多兔子脚印!"
王一腾低头一看,果然!雪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野兔留下的印子,清清楚楚地指向山上。
"这下雪天,野兔都出来找吃的了!"张小虎兴奋地说。
"行了,别管这个了,赶紧找树!"王一腾虽然心里也痒痒,但现在救棚子要紧。
两人好不容易找到几棵弯弯曲曲的小树,使出吃奶的力气砍下来,又从枝杈的分叉处截断。
"你说这雪咋来得这么急?"张小虎一边扛树一边问。
"还不是你们年轻人不懂看天!"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两人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村里的老支书。他拄着烟袋锅子,正眯着眼睛打量天空。
"这雪早有兆头了!昨儿个晚上,月亮上挂着个圈儿,今儿个就得下雪!"老支书吧嗒吧嗒抽着烟袋,"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不懂老一辈的经验!"
王一腾赶紧赔笑:"是是是,咱们年轻人不懂事。支书爷爷,您老人家快回去吧,外头冷。"
老支书摆摆手:"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