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李枫的特别午餐 (2/3)

中,轻轻摇晃,让细密的面粉通过筛孔落下,而麦麸和大颗粒的杂质则被留在筛子上。

经过一番细致的过滤,留下的便是纯净的中筋面粉了。

接下来,李枫开始按照面粉与水2:1的比例进行和面。

他熟练地将面粉和水混合在一起,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

然后,他将面团静置一旁,让其充分醒发。

醒面的过程是制作凉皮的关键步骤之一,它能够使面筋得到充分的松弛和扩展,为后续的洗面筋和面浆做好准备。

李枫将醒好的面团放入水中,开始耐心地洗面筋。

他用手轻轻地揉搓面团,让面筋逐渐从面团中分离出来。

同时,面浆也逐渐变得浓稠起来。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李枫终于洗好了面筋和面浆。

他将面筋醒发了半个小时以上,确保其充分发酵。

然后,他对过滤后的面浆进行静置处理,让其自然分层。

分层后,他撇去上层的清水,留下浓稠的面浆备用。

紧接着,李枫找出家里的铁质大茶盘,这是制作凉皮的重要工具。

他在茶盘上刷上一层油,然后倒入适量的面浆。

随后,他将茶盘放入锅中进行蒸煮。五分钟后,凉皮就可以出锅了。

而面筋则需要蒸煮十分钟才能达到理想的口感。

很快,面皮和面筋都出锅了。

李枫将面皮切成长条状,迫不及待地撕下一块放在嘴里品尝。

凉皮滑溜Q弹的口感和淡淡的麦香味让他忍不住发出了满意的赞叹声:“爽!”

接下来的时间,李枫没有停歇,将剩下的面浆全都利用起来。经过又一轮的蒸煮和精心制作,他终于将剩余的面浆全部转化为一张张薄如蝉翼、富有弹性的面皮,一共做出了11张。

然而,凉皮的味道如何,不仅仅取决于面皮的质量。

调料和汤料的搭配同样至关重要。

它们不仅为凉皮增添了丰富的味道,还为其带来了诱人的色泽和香气,是提升凉皮整体品质的关键。

李枫开始在厨房里寻找合适的调料。

他翻箱倒柜,但只找到了陈醋和盐。

虽然这两样调料是基础,但对于追求完美的李枫来说,显然还远远不够。

他环顾四周,突然发现了墙上挂着的干辣椒。

这些辣椒色泽红艳,看上去十分诱人。

李枫心中一动,当下决定将辣椒取下来,用石臼捣碎。

紧接着,他开始制作油泼辣子。

热油浇在捣碎的辣椒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瞬间四溢。

好的油泼辣子不仅色泽红润鲜亮,更重要的是香气扑鼻、味道醇厚。

这对于提升凉皮的口感和视觉效果至关重要。

完成辣椒油的制作后,李枫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来到院里的菜园子,精心挑选了几样时令鲜蔬。

这些蔬菜新鲜嫩绿,为凉皮增添了一抹生机与色彩。他将蔬菜洗净切好,与面皮、调料一同摆盘。

最后,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关中凉皮呈现在了李枫面前。

单吃凉皮虽然清爽,但总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李枫想到了关中有名的三秦套餐,那是由凉皮、肉夹馍和冰镇汽水组成的完美组合,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在这个时代,汽水还是一种奢侈品,难以轻易获得。

至于肉夹馍中的肉,更是遥不可及。

不过,肉夹馍的“馍”部分,却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

在关中,人们称这种馍为“馍”,而在东三省,它则被称为“饼”。

李枫再次开始和面,准备烙饼。相比于制作凉皮的复杂工艺,烙饼显然要简单许多。

不一会儿,十几个巴掌大小的白皮饼就整齐地摆在了盘子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就在李枫将最后一个白皮饼出锅的瞬间,院子里的大黄狗突然叫了起来。

他抬头一看,原来是杨蜜和李雯已经回来了。

李雯带着杨蜜在山上转了一圈,期间不断开导和安慰她。

她为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好闺蜜感到心疼,同时也为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弟感到愤怒。

在她的劝说下,杨蜜的心情终于有所好转,不再像之前那样伤心了。

看到日头已经到了正午,李雯估摸着父母也快从地里回来了,便带着杨蜜回家准备做午饭。

然而,当她们刚踏入院门时,就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一股奇特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