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休想!
“对了,明天谁要是敢帮陆川说话,这个月的工分全扣了!看他们谁还敢张嘴。”
屋里的话还在继续,但陆川已经听够了。
他站起身来,借着月色快步离开王革委家。
灌进脖领的冷风冻得他肚皮直哆嗦,可他根本顾不上这些,脑袋里早已打起了小算盘。
政策文件?当然得去找,而且得是真货。
明天不把王革委当众打个脸,他陆川三个字倒着写!
这几年政策刮得紧,“合作化”“集体化”还有“分田到户”这种改革,到处都有风声,公社那边的公告栏里八成贴了不少红头文件。
回到家时,李秀兰已经抱着小萍睡着了。
陆川站在床边,看着妹妹瘦弱的小脸,心里如刀割一般。
上辈子,王革委的一次整人,就这么拖垮了妹妹的命,他这辈子誓不重蹈覆辙!
窗外传来脚步声,是张大力的粗嗓门:“都起来了啊!明天早上记得按时去参加批斗会!”
陆川嘴角一抽,冷冷地哼了声。
行,那就随他们折腾吧。
看看到底是谁斗谁!
他低头检查了一下鞋底,确保走夜路不会发出声音,顺手又捞起那件破棉袄披上,揣了根火柴偷偷摸黑往公社方向去。
七十年代的夜路冷得骨子里发疼。
路边风刮得呜呜响,像鬼在嘶号。
陆川缩了缩脖子,心想着:还好当兵那几年耐寒训练没白吃,不然真受不了这温度。
他一边走,一边回忆红头文件的格式。
格式的确复杂,开头的抬头、日期、批复号,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
不过好在他脑子好使,而且他立的就是字正腔圆的军人标准,这次不弄个像模像样的回来,天理难容!
到了公社大院,陆川猫着腰,脚尖一点,借着月色翻了进去。
夜风凉飕飕的,吹得人手脚冰凉,月光洒在公告栏上,泛黄的纸张上字迹依稀可见。
陆川眼睛一亮:“就是这个!”
他走近一看,果然,一份《关于发展社队多种经营的指示》贴在文档的正中间,标题用标准横平竖直的黑体字写着,底下一行小字:“鼓励社员利用山林资源,开展多种副业生产。”
陆川抿抿嘴,赶紧掏出从家翻箱倒柜找来的半截铅笔和一张草稿纸,蹲在地上蹭着栏杆,借着月光一点一点往上誊写。
铅笔头不争气地断了两次,急得他直捏汗,但仍一字一句地仔细抄。
“得赶紧,天亮前一定要搞定,不然功亏一篑。”
抄完第一份文件,他没急着离开。
目光往旁边一扫,又瞅见另一份文件《关于社员自由经营问题的通知》。
上面清晰地写道:“允许社员利用农闲时间发展副业。”
“妙啊,王革委头顶‘政策执行标兵’,把这些藏着掖着的文件留着当挡箭牌呢?”
意识到这条政策的重要性,陆川嘴角一翘,“这回让你自个儿政策砸你脚。”
他恨不得拍着大腿笑出声,赶忙又腾出纸笔飞快誊写。
正抄得起劲,忽然,耳中传来“咯噔咯噔”的脚步声,慢慢逼近。
他后颈一绷,心跳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很快,一束光带着寒意晃了过来。
陆川头都没敢抬,直接整个人摔到地上,整成一摊死黄鳝般紧贴地面。
手电光扫过去,脚步声也渐行渐远。
“得亏这门卫看不出猫腻,不然今儿得栽!”
等彻底没了人影,陆川这才猛吸一口气站起来,把誊好的文件小心叠好,塞进怀里。
“王革委啊王革委,你这回偷鸡不成蚀把米,看你还蹦跶多久!”
费尽一夜心思回到村里的时候,天已经露白,村户的炊烟也袅袅升起。
他也没回家,而是一头钻到村口那棵大槐树下。
有块泥巴墙就贴在树旁,平日用来写些“宣传社论”、“活学活用”的标语。
陆川扬起手,把抄来的政策牢牢贴在墙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又用从兜里掏出的红铅笔,郑重其事地在“鼓励社员利用山林资源”、“允许自由经营副业”等字句下面划了两道醒目的红线。
拍了拍手里的土,陆川坐在村口石墩上,看着东边泛白的天,冻得发麻的手却始终握紧了拳头。
“这一觉是睡不成了。”
但他嘴上却勾着倔强的笑。
一仗接一仗,这才刚开了头。
“绝不能重蹈覆辙啊……”
他闭上眼,那些熟悉的画面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