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 拼尽全力 (1/2)

好了,请坐吧。”

他边说边示意对方落座。

“多谢。”

陈建恭敬地点了点头,却没有马上坐下,而是转向身旁一直静静站立的人,“哦,冯主管您好。

我们又见面了。”

投资部主管冯小凯连忙笑着回应道:

“陈先生,再次欢迎您光临敝行。

自从上次交谈之后,我一直期待着有机会再与您深入探讨有关项目的合作细节。

希望今天我们能够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毕竟他是银行投资部主管,未来很有可能会频繁与他打交道。

陈建心里明白,要想在这个行业走得更远,这种关系至关重要,必须得细心维护。

当然,直接认识米亚德肯定比和冯小凯交往要更有利一万倍,因为米亚德的地位和人脉都要高得多。

但是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很多时候冯小凯就是投资部门的那个“小鬼”。

作为主管,他在很多情况下都能独立决定项目是否推进或撤回,假如处理不好和他的关系,日后自己的发展必然受限。

总之,在自己事业发展初期,结交一个能够提供帮助的朋友总比什么都不强要好得多。

见到冯小凯后,陈建笑着伸出手,礼貌地打招呼:

“是啊陈先生,我们又见面了,恭喜您啊!我刚刚查阅了您最近的投资回报数据,真是令人惊叹——短短几周内就能在所有东城区委托客户里获得最高纯收益,这样的成绩太出色了。”

“感谢您的夸奖,这还得归功于贵公司的优质服务和有力支持。”

陈建一边说着客气话,另一边也在巧妙地表达对自己经手经纪人的高度认可,“尤其我要特别表扬一下那位帮我处理业务的经纪人员,他表现得非常专业而且耐心,从始至终为我答疑解惑,提供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此时此刻提到这位同事的名字,并不会花费太多力气,但或许正因为这样一句话就能改变对方的职业轨迹,使其得到晋升。

一旦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了,那么将来这位受到提拔之人自然会对陈建心存感激之情,而这点潜在的好处也值得让他去争取。

就算他没有得到任何实质的好处,仅仅是通过一句看似随意的话语就能够对一位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产生帮助,甚至能够影响到对方整个人生的大事,他也乐于去做。

对他来说,只要这种善举不牵涉自身太多精力,也不对自身造成什么负面影响,那就值得付出这份善意。

接着,陈建与米亚德以及在座的几位人士一同坐在舒适的皮椅上。

他们并没有急于进行正式会谈,反而选择了先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开启这一天。

彼此间聊起了近来金融市场的各种动向、股市上的起伏波动,甚至是最近流行的数字货币趋势,整个气氛显得格外随和。

“陈先生,你真的还打算继续进行投资活动吗?”

会议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在众人围绕金融市场现状进行充分讨论过后,米亚德终于切入正题地问道。

当得知陈建依旧保持对于未来可能的投资机会保持着浓厚兴趣时,立刻激发了在场每一位参与者的兴致。

因为前不久陈建仅凭单笔投资就获得了令人羡慕不已的回报,所以此刻听说他心中已经有了下一个目标时,怎么能不让像米亚德这样敏锐的专业人士倍感兴趣呢?

实际上,此次针对晟天科技所进行的投资,并非来自银行或是理财顾问的推荐,而是基于投资者个人长期以来的关注与研究后作出的决策。

从项目的选取直到最终完成资金注入,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客户的智慧与努力。

作为合作方,金融机构在这里主要扮演的角色更接近于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的幕后辅助力量。

正是因为见证了这样一个独立判断成功的故事,身为这家知名银行行长的人士才会对陈建产生了由衷的兴趣。

他之所以如此迫切地想要了解陈建,不仅是单纯的好奇这个年轻人的来历背景,更想深入试探对方是否真的拥有对金融行业的独特眼光,还是说之前的一切成就仅仅源于好运的加持。

经过这段时间虽然短暂却密集的沟通交流后,米亚德已经能够非常肯定地认定,面前这位青年对于金融领域的确有着超出常人的深刻认识与敏锐洞察力。

特别是关于陈建前段时间大胆购入晟天技术股票这一举动,米亚德越发坚信那绝非偶然所致——恰恰相反,这显然是经过精心分析、长期布局后的成果。

也就是说,陈建能够准确预判到这家公司未来将要爆发的强大增长潜力,并据此采取了明智行动。

这无疑表明他对市场风向具备着卓越的判断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