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李树下,青姝并不意外。
麻衣老者亦是如此。
青姝是此间主人,自然出去相迎。
有数人在洞口外等候,为首的是一位魁梧青年,身高九尺,虎鼻阔口,浓眉大眼。
见是一位绝代青衣女出来迎接,他们被惊艳之余同样错愕,魁梧大汉致歉:
“禹不知此处乃是女子居所,贸然打扰,实属不当,还望见谅。”
见他们举止得当,并无恶意,青姝开口邀请:“来者是客,请诸位入洞详谈。”
禹欣然答应,感谢后迈步入洞。
他们同样被内洞景色吸引,赞叹有加。
等见到青李树下麻衣老者,仙风道骨,他们皆是一愣,后脸上笑容更灿烂。
禹态度和善,上前搭话:“禹拜见老太公,不请自来,请长者海涵。”
麻衣老者捋须笑道:“贫道不是此间主人,跟你一样都是上门做客。”
禹闻言,微微摇头,哑然失笑。
盘膝而坐后,他继续开口:“老太公今年高寿,不知居于此山何地?”
麻衣老者答道:“贫道已渡三百载春秋,并不是此山生灵,只是因为缅怀先祖,在这座青要山中暂时结庐而居,修行一段岁月。”
禹愣住,没想到眼前长者竟如此高寿,早就打破正常人寿元极限,明显是一位能者。
青姝同样讶异,她与麻衣老者往来,从不过问彼此身份,一妖一人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末节,论迹不论心,世间生灵善恶不在其身,而在其行。
她没想到麻衣老者竟活了这么久。
只是,青姝没有贸然开口,为禹添上一节竹筒酒后,默不作声,继续听他们交谈。
…………
青李树下,禹双眼放光。
他紧忙问道:“敢问老者可是姓彭?”
见麻衣老者点头承认,禹心花怒放,兴高采烈,他起身而立,躬身行礼。
“竟不知是彭太公当面,轩辕后裔姒禹见过长者。”
青姝震惊,本以为眼前魁梧青年只是一位普通富家子弟,只是恰好与记忆里那位圣王同名,想不到竟然就是他。
一时间,她对麻衣老者身份也有了猜测。
后者与禹客套几句,转头看向青姝,解释道:“贫道乃颛顼帝玄孙、人皇轩辕后裔。”
“这青要山为祖上昔日所居之地,我来此缅怀先辈,同时采药服饵,导引炼气。”
“先前不曾提此事,既因与道友投契,不愿污了这段纯粹,又因到底只是祖上荣光,后辈不肖,难及万一,实在不好谈起。”
果不其然,竟真是他!
青姝虽足不出户,但其根须绵延十里,从过往小妖口中知晓不少消息。
她所居之地乃是青要山青女峰。
这座青要山曾是人皇轩辕昔日旧地。
只是她没想到自己会与彭祖相交。
一个未来大禹,一个长寿祖师。
青姝觉得自己算是撞了大运。
“我与道友一见如故。”
“道友身份在贫道眼里重也不重。”
“若是觉得过意不去,往后论道谈玄,就多让贫道沾几分便宜。”
青姝态度大方,言语坦荡。
让彭翦与姒禹都不由高看一眼。
两人一妖品野果,饮竹酒,相谈甚欢。
姒禹似心中有事,可他没说,青姝与彭翦故作不知,视而不见,等着他开口。
日暮西沉,禹率领下属离去。
翌日,他再次到来,一番畅谈后,趁着气氛正好,禹起身弯腰,恭敬行礼,沉声发问:
“眼下人族洪水肆虐,诸部落深受其害,禹之父因此丧命,在青要山南化为墠渚。”
“今禹受舜帝之命,继续治水,行走各地,百般辛劳,却收效甚微,此番前来墠渚祭拜生父,路途得到仙人指点,说是青女峰内有高真,遇洞而入,可为禹答疑解惑。”
“彭太公,您是高德贤士,不知如何看待这治水之事?堵水之术当真可行?”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他父亲鲧就因为采取堵水之术才治水失败,被舜帝下令斩杀,声名狼藉。
禹不想步了父亲后尘,更想造福人族。
…………
微风轻拂,青李树微微晃动。
彭翦立即双手扶起禹,他并未立即回答,抿一口清茶后,才意味深长道:
“老道昔日只是舜帝宫中庖厨,不通治水要术,只偶尔会吐纳炼气,知晓大道自然,万物当顺,天地、风雨、河山,皆为阴阳之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