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三不管地带【新书求收藏鲜花月票支持】 (1/2)

“嗯嗯!放心,你先不用着急,你们的是机动船对吧?”金队问道。

“是的。”一位村民回答道。

“一早上你们同乡的船主开船就没有看到你们的船了,”师父说道:“那就应该是昨天晚上被人开走的,但是机动船的噪音很大呀,你们昨晚有没有听到船发动的声音呢?而且你们的船也不便宜呀!怎么夜里不守呢?”

“昨天晚上没有听到有船发动的声音,”年长的村民回答道,“我们家就在山上,我上了年纪,觉浅,而且我对船主机的声音很敏感,如果有人在水洼里发动船,我肯定能听到。就因为我们家直接可以看到停船这里,不算远,我们这里很少会发生船被偷的情况,这段时候晚上天气也凉了,所以晚上我们就没有守船。”

“船上有没有桨呢?”唐仕杰问道。

“有桨。”年长的村民回答道,“哦!明白了,肯定是有人用桨把船划出水洼,开到水库里,再发动主机,把船开走,那样我基本就听不到船主机的声音了。”

“水库可以通到三不管地带吧!”金队思考了一会儿,看着年长村民问道。

“是的”年长的村民回答道。

所谓的三不管地带,位于宜城市和其他两个相邻市的三交界。

因为历史原因这片区域的行政区划没有确定下来,三个市都不愿意管。

造成这里简直是暂时的无政府状态,就连最基本的计划生育都没有人管,那里每家每户都是随便生,孩子特别多,人越多就越穷,更没有人管了。

治安也是一个黑洞,没有联防系统,公安干警没有大案基本都不去。

由于处于三市交界,又位于银桥沟水库上游,水网林密,水路交通非常复杂,可以说四通八达。

“师父!会不会是姜贵偷的船?想走水路潜逃!”唐仕杰问他师父。

“可能性很大,整整两天我们都没有姜贵的踪迹,应该是看到我们在设点布控抓他,他在暗处隐藏了两天,不敢露头。后来见陆路逃不掉,就想走水路。”

看来真的有可能是姜贵偷的船,准备寻找机会走水路逃亡外市,而最优选择就是走三不管地带,不但细小的水网便于躲避我们搜查,而且他还有两个临市可以选择。

在那时全国的信息网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如果让他成功潜逃,想再抓到他就有点困难了。

因为金队他们长期在市里,对当地的水路不是很熟悉。

而且也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金队就紧急让水库管理处调来一艘管理船,但是管理处的船太大,进不了水洼。

正好和丢失船的这家同队的两条船听说他们的船不见了,也立即返回,想帮着找船,刚好带着他们去到水库干流和管理船汇合。

三条船沿路搜索向三不管地带进发。

在路上金队又联系了姜贵当地的镇上派出所,确认一下姜贵会不会使船。

镇上派出所的民警告诉金队,姜贵平时也会收野生河鲜往城里贩卖,所以和水库打鱼的渔民也比较熟,经常在船上,应该会使船。

一听姜贵可能偷船前往三不管地带,从那里走水路潜逃,当地的镇上派出所的民警支支吾吾的给金队说,他们排查的时候遗漏了一个重要线索,姜贵的外婆家就在三不管地带的百坊村。

因为他外公外婆在姜贵母亲病逝后不久也相继过世,而姜贵母亲是他外婆的独女,所以他外婆家已经没有人了。

而姜贵外婆家所在的三不管地带一直处于脱离管辖状态,派出所已经很久没有百坊村的资料了,所以派出所在整理姜贵关系人的时候,就没有在意他的外公外婆。

还有一个重要信息,当时姜贵母亲生病以后,姜贵爸又去服刑了,他母亲就回到他外婆家,而且在那里病逝。

所以姜贵母亲并没有葬在姜贵父亲这边的采泥坝村,而是应该葬在外婆那边的百坊村。

“我们直接去百坊村。”金队听了说道。

“金队!”水库管理处的同志又给师父说道:“三不管地带,由于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基本没有约束,对公安的执法会有排斥,在情况不是很清楚前,我们到了,尽量由我们去沟通,我们和当地村民有接触,因为他们那里因修银桥沟水库水位抬高有部分土地被淹没了,国家每年会补助他们粮食,这个粮食是省里统筹发放的。所以虽然他们的行政三个市都不管,补助的粮食并不耽误,都是到位的,而分发工作是我们水库管理处负责,他们对我们还是比较尊重的。也正是因为补助粮食发放到位,那里到不至于大乱。”

“好的!”金队回答:“到了都听你们的。”

很快他们的船队进入三不管地带的区域,不久进入了百坊村的水域,水面上有来来往往大大小小的机动船或手摇船,人们见面互相隔水打着招呼,看起来一片和谐祥和。

他们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