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外公是银行董事,外孙弄点钱花很正常吧? (1/2)

香江通讯大楼,大东电报局。

此时的大东电报局刚变成私有公司不到三个月。

几乎垄断了香江的通讯业务,电报、电话业务是主业,附带一些电话广告业务。

看到李佳欣铺天盖地的广告,大东电报慌了。

从广告规模就能看出背后的手机业务将是庞然大物。

大东电报局董事会。

董事长兼总经理威廉正在跟各股东汇报情况:“目前收集到的情报看,李佳欣代言广告方是宗耀半导体和宗耀通讯这两家公司。”

“从名字上看,应该是同一个老板。”

“其中宗耀通讯公司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但宗耀半导体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大东电报的主营业务是提供通讯服务,卖电话机则是其他公司。

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通讯业务。

“宗耀通讯将在一周后挑选200名幸运用户,免费发放一台手机,然后再过一周,正式发售小灵通手机。”

“也就是说这200名用户的体验,决定了市民对小灵通的口碑。”

有股东问道:“我们可以收买这些市民或者报纸给予差评吗?”

威廉摇摇头。连你都能想到的办法宗耀集团不可能想不到,说不定那200人还是人家请的托呢!

就算不是托,宗耀公司免费送你手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些市民领了手机,也不会说宗耀通讯的坏话。

“现在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价格。大哥大的售价目前是三万港币。如果小灵通也售价三万,我们的电话优势就还存在。”

威廉分析道。

电话的优势就是便宜,用户规模。

大哥大高昂的价格无法对电话业形成冲击。

宗耀集团内部,也在讨论。

安娜抿着嘴看着眼前的报表,愁眉苦展。

“阿耀,做为你的朋友兼财务助理,我必须提醒你,公司的财务状况很不乐观。”

这段时间以来,郑宗耀用广告进行地毯式轰炸,花钱如流水。

1.4亿美元的资金,收购了九龙仓26%,和记黄埔30%,就所剩不多了。

建工厂和采购原料,又是一大笔。

剩下的钱全投到了广告上面。

“能撑到手机上市吗?”郑宗耀问道。

安娜拿笔飞速计算,一边说道:“按照原定计划,七天后送出手机,十五天后发售第一批手机。如果这段时间的广告业务不停,我们现有的资金最多坚持十天。”

也就是说撑不到手机上市。

而且安娜对手机的销量也没有信心,万一卖得不好,前期的这些投入全打了水漂。

十天?足够了!

郑宗耀信心十足。

要论回笼资金,郑宗耀直接抄后世的营销手法:交话费送手机。

原定售价4000块的小灵通,只要预存5000港币话费,就免费送手机。

七天内预订的,永久免月租费!

这种手法在1978年就是划时代的营销方法。

安娜听了都捂嘴目瞪口呆。

“免费送?就为了回笼资金?”安娜原以为小灵通的定价就在4-5000港币,她没想到会存话费送手机,

这么算来,手机的成本低于1000块了,

隔壁霓虹国的大哥大还在卖三万块!

“话费就和电话费持平吧,收五毛一分钟,短信收一毛一条,比BP机便宜。”

疯了!安娜已经跟不上郑宗耀的节奏了,你这种亏本的打法,谁招架的住啊!

郑宗耀当然招架得住,系统产出的生产线不用研发成本,而且大部分是自动化生产,这些机器都省了一大笔钱。

招募的员工只需要做很简单的工作,类似后世的富士糠。

晚上,郑宗耀回到了半山别墅。

这一个月以来,他一直忙着在工厂、剧组、宗耀集团公司来回跑,根本没空回家。

这次回来,有业务跟包钰钢合作。外公作为汇丰银行大股东,外孙弄点钱花很合理吧?

“臭小子还知道回来,上次在股东会上摆了我一道后就不见人了。宗耀通讯和宗耀半导体你占多少?”包钰钢好不容易逮到外孙,当然想套出点情报。

他已经知道宗耀集团就是外孙的,但不知道外孙占多少股份。

就如同九龙仓一样,他不信那26%的股份全是外孙的,肯定有人投资,郑宗耀不过是帮人代持股份而已。

“全是我的,个人独占100%,不过我会拿出30%作为期权,鼓励员工。”

闻言,包钰钢彻底被外孙打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15章 外公是银行董事,外孙弄点钱花很正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