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无聊的小伟的月票和打赏)
第二天,名为宗耀科技、宗耀传媒的公司成立了。
由宗耀集团百分百控股。
郑宗耀把VCD和电影后期制作公司挂在宗耀科技下边;
佳怡电视台、香江在线、薪逸城影业挂在宗耀传媒下边。
上午,【泰坦尼克号】筹备签约仪式在宗耀传媒公司举行。
邵亦夫没想到郑宗耀的筹款速度这么快,
他原以为郑宗耀会筹款好几个月,最终无奈之下才出资,没想到半天就搞定了。
听闻郑宗耀要40天搞定这部片子,邵亦夫坐不住了,
“疯子,绝对是疯子!”
这是4亿美元的投资啊,而不是投资200万的港片!
“可以分段拍摄。”郑宗耀知道后世的拍摄手法,
【泰坦尼克号】其实是用绿布拍摄的,然后通过后期合成,才达到了灾难片效果。
说到底,主要的场景就那么几个:
船启动前的外景、船舱、船航行在海面、最后的沉船。
其中船舱,完全可以在影城搭建出来;
沉船使用绿布加特效;
船启动的外景,在外公提供了船只后,也得到了解决。
无非就是后期制作更困难,时间更久。
但在系统的加持下,后期也就是一天的事。
郑宗耀、包钰纲、邵亦夫完成签约,分别占股:
宗耀传媒技术占股:30%;
环球航运出资3亿美元占股:52.5%;
邵氏影业出资1亿美元占股:17.5%;
业绩担保协议约定:宗耀传媒必须保证【泰坦尼克号】票房不低于8亿美元,
如果票房低于8亿美元,则利润优先由环球航运和邵氏影业分取;利润还不够回本的话,则发行的影像带、周边商品销售,也由出资方优先清偿。
如果票房高于8亿美元:超出部分,由宗耀传媒先提取50%利润,剩下的按照占股比例分成;其他一切衍生收入归宗耀传媒!
这是给宗耀传媒套上了紧箍咒。
毕竟宗耀传媒作为制片方、出品方没出一分钱,如果不在业绩上做出限制,轻轻松松就能把投资捞到自己口袋。
之所以定8亿美元的票房,是因为院线分成。
在香江上映的电影,会有默认的分成规则:
电影的拷贝和宣传费由电影公司负责。
院线每天放五场,第一周按照6:4分成,制片方拿6成,院线拿4成;第二周如果继续上映,则分成比例改成5:5,第三周就是4:6;
所以综合下来,最少要8亿美元的票房才能回本。
但是郑宗耀有信心,才敢签订这样的合约。
在后世,【泰坦尼克号】创造了18.4亿美元的票房,还是在2D版的情况下。
如今,有了系统黑科技,3D电影提前面世,作为首部电影,翻个倍应该不难。
且不说故事和画面、音乐、服化道方面都是吊打,
就凭3D的噱头,都有不少人去影院体验!
要知道3D电影最早引起轰动的【阿凡达】可是卖了27亿美元的票房!
按照协议,票房超过8亿美元,分到项目的利润,宗耀传媒可以先拿走50%,剩下部分,再按照占股分成,最关键的是,其他一切衍生收入全部归宗耀传媒!
也就是说:VCD、以后的版权开发、广告收入、周边产品收入等一切,全都是宗耀传媒的!
协议签署成功,并没有进行宣传。
郑宗耀在等港府的答复,
只要数码港的项目通过,
立刻就把宗耀科技和宗耀传媒签约,成为入驻的第一批公司,这样的话,【泰坦尼克号】就能成为数码港的业绩。
同时,4亿美元投资的噱头,也能为数码港提升名气。
虽然没进行宣传,但工作已经展开。
“老板,你对演员有特殊要求吗?”石田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也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
“没有。”郑宗耀对剧本有足够的信心,况且这部片子对演技要求不高,及格就行。
“我有个不情之请。”石田红着脸,说话开始扭扭捏捏。
“什么?”郑宗耀问道。
“我想邀请安娜小姐出演萝丝一角,你来演杰克!”石田说完,已经拿手捂住了脑袋,就怕郑宗耀听了敲破他的头。
“我演杰克?安娜演萝丝?”郑宗耀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初次听到感觉不可思议。
石田解释道:“安娜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