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刚好可借机离开玉帝身边,参与西行大计,蛰伏起来,一路监视唐僧和孙悟空,
一旦有人想要破坏西行大计,阻止我教振兴,随时向我汇报,
只要唐僧到了西天,取回真经,你也可以得个正果,”
观音用诱惑的语气对沙僧道,
李乾听完观音说的话,再结合自己前世看过的封神榜、西游记,
心头一震,脑中顿时灵光一闪,对之前自己的疑惑和猜测都有了结果,
这一切恐怕还要追溯到前一次天地量劫——封神大劫时,甚至更在封神之前,
道教三清借立教成圣,却也因教义不和而分家,
其中由以阐教圣人元始天尊和截教圣人通天教主二人最为不和,
二教也因此摩擦不断,矛盾越累积越大,终于在封神时爆发,
元始天尊想要谋算截教,亲自出手,通天教主见状便摆下诛仙剑阵,
老子想要劝解二人罢手,通天教主性格有些耿直,以为老子偏心元始天尊,就出言不逊,
老子感觉自己被通天教主落了面皮,也因此倒向了元始天尊,
又因为诛仙剑阵需要四位圣人方才可破,元始天尊和老子联合西方接引、准提二位圣人,
这才破了诛仙剑阵,
然而世间一切皆有因果,更何况元始天尊和老子欠下的是两位圣人出手的因果,更是不得不还,
天道预示佛教将要大兴,西方二圣刚好借机谋算一番,要将佛教传入东方,
三清在封神结束后发现原来是天道观道教势大,蒙蔽圣人灵觉,引得自己三人内讧,
才使西方二圣有机可乘,直到这一次天地量劫,给了佛教兴盛的契机,
诸圣商定之下,西方二圣凭封神因果谋划出西游之行,如此一来天道认同,不可更改,
就这样,佛门作为西游占有主导位置,不仅能分得天定的大部分功德,
更能使佛门东传,带动佛门大兴,简直是两全齐美之策,
而且因为封神后天庭神位虽然已经凑满,但天庭中大部分势力也都被道门所把控,
群臣仗着自己身为圣人门下,只把玉帝当成名义上的天庭之主,
对玉帝的命令都是爱答不理,听调不听宣,玉帝对此也十分不满,却只能隐忍,
为了打压道门在天庭的势力,玉帝便转而拉拢佛门,支持西游,与佛门一起参与了西游的谋划,
还有龙族自龙汉初劫后欠下这片天地大量因果,至今还尚未还清,
认定佛门将要兴盛,又为了西游的功德,暗中支持佛门,
至于三清心思不难看出,不想让佛门大兴,那样就会分走道门的气运,但对此却无法阻拦,
只能纷纷派门人放出自家侍童、坐骑,尽量从中多分些功德,
由此看来,这西游就是各位大佬早已安排好的一场戏剧,
西游从孙悟空出世便正式开始,孙悟空身为量劫之子,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
作为女蜗娘娘补天遗留下来的一块仙石化成,身上有着补天功德,
自身又身具天地灵猴血脉,天赋绝佳,若是修行起来必定一直畅通无阻,
但孙悟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成为各方势力的棋子,一举一动都被各方监视着,这就是他的不幸,
顺着定好的轨迹,去找菩提祖师拜师修行,却没有学到真本事,
灵明石猴本就善于变化、速度快,因此筋斗云和七十二变对孙悟空并没有什么用,
被身边安插的老猴诱惑,在东海龙王处夺得定海神针,号称齐天大圣,被人设计搅乱蟠桃会,
太上老君借机出手擒住猴子,将其塞进炼丹炉中,
太上老君是太清圣人老子分身,知道孙悟空最后会归顺佛门,不会为道门所用,
就在炼丹炉中,太上老君施术不仅把孙悟空灵明石猴的本源炼掉,
还将孙悟空出生时的那双天生灵眸毁去,变成了火眼金睛,
可惜孙悟空那时候实力太弱,对自己本源被炼化没有什么感觉,
接着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对此还有些沾沾自喜,殊不知这一切在满天神佛眼中是如此可笑,
玉帝只让如来救驾,借机暗示如来,自己同意佛教东进,
如来欣然而来,表明佛门愿意支持玉帝,相互利用,
孙悟空被如来压到五行山下,作为西游中的头号打手,如来怕孙悟空打不过西行中的妖怪,
每天差土地给孙悟空喂铜汁铁丸,想要补全孙悟空的本源,
但本源岂是那么容易恢复?五百年过去只恢复了一点,因此孙悟空才变得这么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