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雁门暗潮 (1/2)

残阳如血,将天际染得一片猩红。娄弘带着麾下士卒,悄无声息地潜行至雁门关附近的一片密林中。斥候刚刚来报,匈奴大军正在距此十里的山谷中休整,筹备着攻城器械,看样子进攻雁门关已是箭在弦上。而雁门关内的守军,对娄弘这支援军的到来浑然不知。

娄弘深知,此刻局势如同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每一步都需谨慎。他望着疲惫不堪却眼神依旧坚毅的士卒,低声下令:“原地休整,保持警惕,不可发出声响,以免惊动匈奴和雁门关守军。”士卒们心领神会,迅速散开,寻找隐蔽之处稍作休憩,同时不忘握紧手中兵器,保持着高度的戒备。

在匈奴的军帐中,气氛热烈而紧张。右贤王哈日苏坐在主位上,目光在一众将领身上扫过,帐内弥漫着浓浓的战意。

“右贤王,依我看,咱们明日一早就攻打雁门关。他们肯定想不到咱们这么快就动手,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将领率先开口,他用力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攻破雁门关的场景。

哈日苏摩挲着手中的刀柄,沉吟片刻道:“不可大意,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说他们目前可能还未察觉我们的准备,但仓促进攻,若不能速战速决,陷入僵持,对我们不利。”

这时,另一名将领起身说道:“右贤王,那我们不如先派小股部队去试探一下雁门关的防御,看看他们的虚实,再做下一步打算。”

哈日苏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此计可行。今夜先让兄弟们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派五百精锐骑兵前去佯攻,试探他们的防御部署和兵力分布。等摸清情况,我们再全力出击。”众将领纷纷领命,脸上洋溢着对胜利的渴望。

与此同时,在密林中休整的娄弘也在思索着下一步计划。他深知,自己这支援军的突然出现,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混乱,无论是对雁门关守军还是自己的部队,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将军,咱们何时与雁门关守军取得联系?”副将赵元凑到娄弘身边,小声问道。

娄弘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匈奴耳目众多,此时贸然联系,一旦被发现,不仅我们的计划会败露,雁门关守军也会陷入危险。我们先观察匈奴的动向,找个合适的时机,再设法通知守军。”

夜色渐深,匈奴营地中,篝火闪烁,士兵们或躺或坐,在紧张的战前氛围中抓紧时间休息。巡逻的士兵脚步匆匆,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而哈日苏躺在营帐中,却久久未能入眠。他的心中既有对攻打雁门关的期待,又隐隐担忧会出现意外状况。大单于病重的消息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他急需这场胜利来巩固自己在匈奴中的地位,为即将到来的单于之争做准备。

在密林中,娄弘安排好岗哨后,也陷入了沉思。他深知,作为唯一一支到达雁门关外的援军,他们既要成功支援雁门关,又要避免陷入匈奴的陷阱。他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思索着应对之策。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匈奴的五百精锐骑兵已经集结完毕,他们身着黑色战甲,手持长刀,眼神中透露出凶狠与决绝。哈日苏亲自来到阵前,看着这些精锐,大声说道:“弟兄们,今日你们前去试探雁门关的防御,务必小心谨慎,摸清他们的虚实。回来后,本王必有重赏!”

骑兵们齐声高呼,策马扬鞭,向着雁门关疾驰而去。马蹄声如雷,惊起了林中的飞鸟。娄弘的岗哨很快发现了这一情况,迅速报告给了娄弘。

娄弘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是一个与雁门关守军取得联系的好机会。他立刻挑选了十名身手敏捷、熟悉地形的士卒,低声吩咐道:“你们趁匈奴佯攻之时,悄悄接近雁门关,想办法告知守军我们已经到达,让他们坚守,我们会找机会里应外合。切记,不可暴露行踪。”

十名士卒领命而去,他们如同鬼魅一般,在山林间穿梭。而此时,匈奴的五百骑兵已经抵达雁门关下。

“城上的人听着,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匈奴骑兵首领挥舞着长刀,大声叫阵。

雁门关守军顿时紧张起来,城墙上顿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身影。雁门关副将王成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的匈奴骑兵,心中暗自警惕。他深知,这很可能只是匈奴的试探,但也不敢掉以轻心。

“放箭!”王成一声令下,城墙上顿时万箭齐发。匈奴骑兵早有准备,他们迅速举起盾牌,抵挡着箭矢。同时,一部分骑兵策马绕着城墙奔跑,试图寻找防御的薄弱之处。

就在双方僵持之时,娄弘派出的十名士卒已经悄悄接近了雁门关。他们趁着匈奴骑兵吸引守军注意力的间隙,从一处较为隐蔽的角落攀爬上了城墙。

“将军,我们是来支援的,援军已在附近,让我们见守将!”一名士卒抓住一名守军,低声说道。

守军先是一愣,随即不敢耽搁,迅速将他们带到了守将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