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章:研讨遭质疑,计划被指不实际 (1/2)

沉浸在军方领导视察赞扬所带来的喜悦之中,整个团队仿若置身于温暖的春日暖阳之下,每一位成员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奋进的光芒,干劲十足地投身于各项工作。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这份荣耀所带来的甜蜜,很快就迎来了一盆兜头冷水。

在推进“南天门”项目的首次大型研讨会上,各方精英汇聚一堂,现场气氛本应热烈而融洽,各方专家凭借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合作方代表带着对市场风向的敏锐嗅觉以及商业运作的精准判断,齐聚于此,本是为项目的进一步细化出谋划策,共同绘制一幅宏伟蓝图,却没想到质疑声如汹涌潮水般铺天盖地涌来。

一位在航天领域深耕多年、德高望重的资深航天技术专家率先发难,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透过那副略显陈旧却擦得锃亮的眼镜,直射向林逸,语气严肃且不容置疑:“林总,你们提出的这个‘南天门’项目,野心勃勃的确是好事,有冲劲、有抱负才能干大事。可但从目前呈现的技术规划来看,恕我直言,很多关键环节实在是太理想化了。就拿月球基地智能管控中枢来说,要实现远程、实时、精准的全方位控制,这绝非易事。当下以现有的通信延迟技术瓶颈,根本无法保证信息的流畅传输。要知道,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遥远,信号传输本就面临诸多挑战,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延迟,在航天任务中都可能被无限放大,稍有差池,整个基地的运行都会陷入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话音刚落,合作方的一位市场代表也紧接着附和道:“抛开技术难题不谈,单说商业前景,这项目投资巨大,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天文数字,而且回收周期漫长,短期内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盈利回报。再者,航天领域客户群体特殊,各国官方航天局作为主要客户,他们的需求多变且预算严格,受到政治、战略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你们预估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模式,在现实的复杂环境中恐怕很难落地生根。一旦资金链断裂,前期投入的海量资金、心血都将付诸东流,风险实在是太高了,这无异于一场豪赌。”

研发部的小赵忍不住开口了:“林总,就算解决了通信和市场的问题,咱们的人才储备也让人忧心啊。航天项目涉及的专业领域太广,从天体物理到材料科学,从精密机械到电子信息,现有的团队成员大多是从智能家居和军工转过来的,知识结构偏科严重,要在短期内培养出能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太难了。”

负责后勤保障的小钱也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还有啊,实验材料的供应也是个大麻烦。航天级别的材料不仅质量要求极高,而且很多都是稀有物资,受国际形势和资源管控的影响,采购渠道不稳定,价格还经常大幅波动,这成本怎么控制啊?”

一时间,会议室里仿若炸开了锅,议论纷纷之声不绝于耳,质疑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如汹涌波涛冲击着团队成员们的内心。他们脸上原本的自信与喜悦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尴尬与沮丧,刚刚还高涨得如同熊熊烈火般的士气仿佛被一阵寒风瞬间抽空,只余下几缕微弱的火星。

林逸坐在会议桌首,眉头紧锁,眼神却依旧沉稳深邃,静静地听着各方意见,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不停地记录着,一行行字迹仿若他思索的轨迹,密密麻麻地铺满纸面。他深知,这些质疑并非恶意刁难,而是项目前行路上必须正视的警示灯。

待众人的议论声渐歇,林逸缓缓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那眼神仿佛带着穿透迷雾的力量,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笃定。“各位,感谢大家直言不讳地提出问题,这些质疑确实点醒了我们,让我们从盲目的热情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身。但我想说,每一个伟大的构想在诞生之初,都看似遥不可及,仿若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让人觉得难以触及。没错,我们此刻面临着通信、资金、市场、人才、材料等诸多难题,仿若置身于荆棘丛中,举步维艰。但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去攻克,用汗水与智慧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说着,他转向技术团队,语气坚定且充满信任:“通信延迟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必须迎难而上。加大研发投入,调配最精锐的技术力量,联合国内乃至国际上专业的科研机构,探索量子通信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可行性。要知道,量子通信具有超高速、高保密性等诸多优势,有望突破现有通信瓶颈,我们要多管齐下,广泛查阅资料、开展实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紧接着,他看向市场团队,目光中带着鼓励与期许:“至于商业风险,大家也不要灰心。我们重新调研市场,深入了解各国航天局的需求变化趋势、预算分配原则,依据这些精准信息优化盈利模式。同时,积极主动地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争取专项扶持资金与政策倾斜,利用好国家对航天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渠道,为项目的持续推进保驾护航。”

然后,他面向整个团队,语重心长地说道:“对于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内部组织高强度的培训课程,邀请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