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暗夜授武 (1/2)

神秀,也就是丁胖子,正隐匿于暗影之中,目光紧紧锁住那在木桩上挥拳如雨的小沙弥广智。

稍作端详,神秀便已心中有数,广智所习之拳法乃是“玄空拳”,此拳法亦位列西来寺七十二绝技之中。

神秀虽未曾亲身修炼这“玄空拳”,但凭借其对武学广泛的涉猎和深刻的洞察,对这门拳法并不陌生。

“玄空拳”作为西来寺基础入门拳法之一,与《金刚般若掌》同出一源,皆以刚猛无匹的风格闻名。

神秀已然将《金刚般若掌》修炼至融会贯通之境,对于“玄空拳”的内在本质与精妙精髓,自然能够一眼洞悉。

在神秀眼中,广智的拳法虽演练得流畅娴熟,一招一式皆有板有眼,然而,他却尚未触及这门拳法的核心要义。

目前广智对“玄空拳”的掌握,至多也仅达小成之境。

即便如此,这亦是广智凭借自身卓绝的天赋,加之日复一日的勤勉苦练才取得的成果。

目睹此景,神秀不禁在心中暗自喟叹:“这悟明首座,看来在武学传授上着实乏善可陈,简直是误人子弟。连自己的亲传弟子都教导不得其法,实在是令人扼腕。”

继而,神秀又陷入更深的思索之中。他发觉西来寺的武学传承模式,似乎一直存在着诸多弊端。

僧人入门之后,往往要历经数年的砍柴挑水、诵经礼佛的清修生活,美其名曰“锤炼佛性”。

即便有幸能够直接进入行者武院修习武学,也大多只能依靠自身的参悟与摸索,鲜少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指导与助力。

毕竟,在西来寺的固有理念中,出家人练武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强健体魄”,还有要秉持着不争强好胜的平和心境。

然而,在神秀看来,这种理念虽蕴含着深厚的佛法底蕴,但在武学的传承与发扬上,却极有可能致使一些资质上佳的修行苗子被埋没。

神秀心中暗自思量,倘若换做他人,他或许不会如此上心。但广智曾在他危难之际伸出援手,这份恩情,他一直铭记于心。

而且,他打从心底里喜爱广智这个善良纯厚、勤勉努力的小沙弥。

于是,他在心中暗自定下决心:“既然广智曾对我有恩,我定当以涌泉相报。绝不能让他在这武学修行之途上,因缺乏正确指引而误入歧途。”

当然,神秀亦深知,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尚不足以毫无顾忌地暴露身份。

况且,他也不愿给广智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念及此处,神秀决意施展《观照须弥无常法》。随着功法的缓缓运转,一股神秘的力量在他体内涌动,他的身体随之发生奇异的变化。

他的身形逐渐缩小,不多时,便与自己原本的高大身形判若两人,仅比广智略高些许。

与此同时,他的相貌也在悄然间发生改变,面庞上浮现出岁月的沧桑痕迹,仿佛历经了无数的风雨洗礼。

他心中暗自思忖:“常言道‘姜还是老的辣’,以一个年长者的身份去指点广智,想来他更容易接纳,如此也显得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待一切变化妥当之后,神秀又从怀中取出一块粗布,精心地将其折叠成面罩的形状,而后小心翼翼地遮住自己的面庞。

他心中盘算着,如此一来,即便广智试图辨认自己的身份,也会困难重重,这无疑为自己增添了一层隐秘的保障。

一切准备就绪,神秀施展“一苇渡江”的绝世轻功,身形仿若暗夜中的鬼魅,一闪之间,便悄然无声地出现在广智的身后。

凭借着精湛绝伦的轻功造诣,他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木桩之上。

神秀本以为广智一时半会儿难以察觉自己的到来,然而,就在他刚刚站稳脚跟的刹那……

“何人在此!”广智的反应迅疾如电,神色陡然间变得凝重起来,猛地反手就是一拳,朝着身后迅猛击去。

神秀心中一惊,着实未曾料到广智的武道灵觉竟如此之高。

好在他反应亦是极为敏捷,身形微微一侧,便轻松地避开了广智这凌厉的一拳。

广智这一拳落了空,由于发力过猛,身形顿时失去平衡,一个踉跄,险些从木桩上跌落下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神秀眼疾手快,伸出手稳稳地扶住了广智。

广智见状,心中惊恐万分,连忙挣扎着想要呼救。然而,神秀怎会给他这个机会。他迅速运转金刚不坏涅槃大法所凝练的灵息,将灵息如丝般巧妙地注入广智的体内,瞬间封住了他周身的穴位。

刹那间,广智只觉全身僵硬如铁,被一股无形且强大的力量紧紧束缚住,动弹不得分毫。

想要张嘴呼喊求救,却发觉喉咙仿若被异物堵住,根本无法发出任何声响。

随后,神秀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气息,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