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响仿若音轻渺,于比武庆典的喧嚣中几不可闻。神秀修行已至非凡之境,方能于这纷扰里,捕捉到这一丝微妙的音缕。
他的眸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发声之人。此人身形伟岸壮硕,面容粗犷豪迈,那熟悉之感扑面而来,竟是一年前有过交集、还曾替自己受过的行者武院僧人普净。
回溯往昔,丁胖子曾无意触动西来寺内院的菩提映心光成智慧境,改变模样逃离,彼时被人所见,模样却与普净毫无二致。
普净因而遭受杖责,面壁思过。
时光流转,如今他已然结束这段惩戒,再度现身。
但对于普净的这段遭遇,丁胖子内心古井无波。
他本就对普净心存嫌隙,后来得知普净被罚,竟是因其心怀不轨,妄图趁夜寻仇报复,这无疑让神秀对他的厌恶更深一层。
此刻,神秀却被普净身上的异样所吸引。他以自身独特的感知,察觉到普净周身,有丝丝缕缕的业力隐现。
这业力,被佛法的光辉层层掩盖,极为隐匿。然而,神秀因深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奥秘,能从这重重迷雾之中,隐约捕捉到业力的踪迹。
不仅如此,神秀目光如炬,一眼便看穿普净的修为境界。普净竟已达到凡人境九重巅峰,距离踏入超凡境,仅一步之遥。
遥想半年前,普净不过才凡人境五重,这修行速度,实在惊人。
普净八年年前投身西来寺门下,在半年前,他已修行六七载,却仅至凡人境五重。这样的资质,虽不算差,却也并非出类拔萃,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要知道,超凡境的突破,犹如鲤鱼跃龙门,谈何容易。
在这江湖之中,哪怕是初入超凡境一重的武者,虽不敢妄言开山立派、称霸一方,但也能在一般宗门中谋得长老、食客之位,衣食无忧,逍遥自在。
即便是在西来寺这样的佛门圣地,超凡境的高手虽有,但也并非随处可见。
尤其是在“普”字辈僧人之中,更是凤毛麟角。“普”字辈僧人招收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可达到超凡境的,屈指可数。
而普净,仅仅用了大半年时间,便从凡人境五重飞速攀升至九重,这般修炼速度,着实令人惊叹,就连丁胖子都暗自咋舌。
但在丁胖子眼中,普净的修行之路,看似进步神速,实则是在过度消耗自身潜力,且心魔已然悄然滋生。
丁胖子料想,普净在冲击超凡境之时,必将遭遇一场劫难,如有不慎,便会将他的修行之路彻底焚毁,他能否安然度过,实在难以预料。
即便侥幸突破,若往后的修行没有机缘助力,依旧按部就班,那他的修行之路,必将荆棘丛生,艰难万分。
反观神秀自身,他以独特之法,修性命双休之道。在锤锻灵躯与提炼灵息的过程中,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他的修行之路,已无瓶颈阻碍,只需假以时日,踏入超凡境,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所以,神秀并未将普净视为威胁。但心中,对普净的际遇充满了好奇,如此飞速的进步,绝非偶然,他断定,其中必定有蹊跷。
问题的关键,极有可能出在达摩洞。
达摩洞位于佛光山后山,是西来寺僧人闭关修行、面壁参禅的圣地。
此前,丁胖子并未将后山放在心上,可如今看来,后山怕是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待日后有闲暇之时,定要前往一探究竟。
“小沙弥,是你!?”
就在神秀思索之际,普净的目光骤然落在他身上,声音瞬间提高,满是惊怒与恨意。
丁胖子与普净目光交汇,刹那间,感受到对方眼中汹涌的杀意。神秀心中冷笑,面上却佯装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模样,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说道:“阿弥陀佛,原来是普净师兄。小沙弥听闻,师兄有幸面壁半年,参悟佛性,磨砺心智,实乃殊胜之事。正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师兄此番经历,想必对佛法有了更深的体悟。”
“你这小孽障,休要假惺惺!今日定要将你碎尸万段!”普净怒发冲冠,几近癫狂。
就在这时,一位身披袈裟的高僧注意到这边的动静,赶忙上前拉住普净,厉声呵斥道:“普净,不得无礼!嗔念一起,障蔽佛性,你修行至今,难道不知‘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的道理?”
悟了罗汉一开口,普净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强压怒火,低头说道:“师父,弟子不敢。”
普净低下头,双拳紧握,可神秀却敏锐地察觉到,他周身的杀意愈发浓烈。
悟了罗汉的喝止,非但没有平息普净的怒火,反倒让他的恨意更深。
悟禅罗汉似乎并未察觉普净的异样,见他服软,微微点头,面露欣慰之色,说道:“如此便好。你面壁半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