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当面道谢的小广德 (1/2)

时光匆匆,都已过去半年多了,如今才来,这让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

广德略显木讷地说道:“是这样的,半年前我被师兄救下后,便向悟净师父打听师兄。只因师兄所在的法堂乃西来寺重地,普通弟子不得靠近。故而,我直到升入金身罗汉堂后,才好不容易申请前来。”

“原来如此……”

神秀心中顿时了然。

法堂,乃是西来寺的机要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说一般弟子或许对此并无深刻的认知,仅仅将这里当作是寺中的藏书之所,认为不过是存放书籍的地方。

但实际上,法堂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并非任何人都能随意出入的普通场所。

通常而言,唯有金身罗汉堂和达摩圣武禅院等的高徒,才有资格每月向首座申请一次,获得进入法堂借阅经书的珍贵机会。

然而,在现实中,这一难得的机会往往被众人所忽视。因为金身罗汉堂和达摩圣武禅院本身便藏有西来寺的诸多精妙武学,且有首座亲自指导修行,在那里,弟子们便能得到足够的武学传承和教导。

而法堂第六层及以上的区域,更是神秘而庄严,并不对外开放。这些武学秘籍,蕴含着西来寺的深厚底蕴和千年传承,被妥善地保护着。

至于经藏,讲经殿也收藏了所有的佛经。

虽然法堂的佛经更为珍贵,每一本都堪称稀世珍宝,但也正因如此,它们更容易损坏,需要更加小心地呵护。

所以,平日里法堂才鲜有人至。

毕竟,申请进入的过程颇为繁琐,需要诸多的手续和恰当的理由。若无充分的理由,首座也不会轻易应允。

“所以,你此次前来,并非为借阅经书,而是专程向我道谢?”神秀不禁再次问道,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正是。”

广德说着,便恭敬地跪倒在地,叩拜道:“广德多谢师兄昔日救命之恩,大恩大德,铭记于心……”

神秀承受了这一拜,面庞之上悄然浮现一抹红晕。毕竟,这“救命之恩”背后的隐情,唯有他自己心知肚明。

“阿弥陀佛,师弟快快请起,切莫行此大礼。贫僧在此,要恭贺师弟天赋卓异,竟能踏入金身罗汉堂,实乃可喜可贺之事。”神秀双手轻柔地将广德扶起,言辞之间满是关切与祝贺。

“呃……师兄,说来惭愧。自我承蒙师兄搭救后,便觉身体似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涌动,体魄也日益强健起来。”广德挠了挠头,脸上带着一丝憨厚的神情说道。

“后来,悟净师父见我虽在悟性上有所欠缺,然而身体素质却颇具习武的潜力,便将少林内功悉心传授于我。起初,我在沙弥尼院倒也觉得安稳自在。只是师父告知我,若进入行者武院,便有机会与师兄相见。如此一来,我便发愤图强,刻苦修炼了一整年玄空拳,最终有幸通过了金身罗汉堂的试炼。”

神秀听闻广德的这番讲述,心中感慨万千,情绪如波澜般起伏,一时之间竟有些哭笑不得。

暗自思忖,倘若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沙弥尼院小沙弥,听到这般言语,怕是难免会心生不悦,甚至可能与之起些争执。

毕竟,在沙弥尼院的众多僧人之中,大多都拼尽全力展现自身才能,一心渴望能够晋升行者武院或是金身罗汉堂,以求在武学之路上有所建树。

可这广德却与众不同,他修炼一年得以晋升金身罗汉堂,其初衷竟仅仅是为了前来向自己道谢。

尽管如此,神秀内心深处却被广德这份赤诚纯粹的心意所打动。毕竟,他深知自己当初的行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搭救,而广德却始终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反复提及“不敢忘”,这让神秀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愧疚之感。

“师兄,此次前来,我听闻了一些消息。得知神秀师兄您的师父已然圆寂,我……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慰藉师兄。但我能深切体会师兄此刻的心境,因为我自幼便经历了父辈在战乱中离世的悲痛……无论如何,还望师兄节哀顺变,莫要过于哀伤。”广德微微低下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悲伤与关切,轻声说道。

“师弟有所不知,圆觉罗汉并非寻常的逝去,而是达到了圆满涅槃的境界。此乃修行之人所追求的至高解脱,并非悲事。”神秀双手合十,神色庄重地解释道。

“呃,不管怎样,总归是离开了。师兄您独自一人在这法堂之中,难道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吗?您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广德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地看着神秀。

神秀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略显木讷的小沙弥,心中暗自揣摩。在仔细观察了广德的神情举止,确认他所言皆是肺腑之言,并非有意调侃讥讽后,神秀才缓缓压下了心中想要将他请离的念头。

心中不禁暗自疑惑,这般资质平平、略显木讷的小沙弥,究竟是凭借何种机缘进入金身罗汉堂的呢?

“法堂乃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六章 当面道谢的小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