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1 稚子择师 (2/2)

北周天子宇文邕对李德林仰慕已久,入邺城后,特意命人往其府邸宣旨慰问,称:

‘平齐之利,唯在于尔。’

这让感慨‘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的曹丞相直呼内行。

崔澈对李德林的了解,更多是与其子李百药共著《北齐书》。

李德林随驾迁居长安,封德彝欲求李德林为师,无非是看重其受天子喜爱,但崔澈却清楚,这位一统北方的雄主余寿不多,辛苦往长安游学,自然得要寻个人脉广一点的老师。

崔澈一番挑来选去,便将目光放在了另一位大儒徐文远的身上。

徐文远名旷,字文远,以字行于世,他父亲本是南梁秘书郎,母亲是梁元帝萧绎之女安昌公主,江陵陷落后,许文远与其兄徐休被掳至长安。

因家贫无以自给,其兄徐休以卖书为业,徐文远便在其兄书铺中自学,可谓是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为一时之最。

崔澈属意投拜在他的门下,也是为了自己将来人脉,史载杨素嫡长子杨玄感,以及八柱国之一,魏国公李弼的曾孙李密等皆从其受学。

当然,如今只有杨玄感一人,李密还差几年才会出生。

这位李密并非写《陈情表》的李密,而是隋末瓦岗寨的李密。

求推荐票。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