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凌霄宗二求打赏 (1/2)

若是未到筑基的修士用手直接接触石壁,就会被那无形无质却又锋利无比的剑气划出一道道鲜红的口子。而且,哪怕只是长久凝视这些字迹,心中都会有一种被剑气灌入的错觉。那剑气仿佛拥有生命一般,透过双眼,直抵内心深处,让人不寒而栗却又为之着迷。

据传说,这块石碑上的字乃是由凌霄派的开派掌门亲手所书。这位开派掌门在剑道上的造诣登峰造极,其所创的这套剑法,既是凌霄宗一切剑法的基础,也是凌霄宗最高端的剑法精髓所在。令人钦佩的是,凌霄派将如此珍贵的剑法直接对整个修真界的凡人和修士敞开。无论你是初入修真的懵懂凡人,还是略有修为的修士,都可以前来观摩学习。这等胸怀与气魄,才是真正大门大派的大气,这份大气不仅仅体现在装修的豪华气派上,更体现在对整个修真界的无私奉献与包容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刚宗。金刚宗只是一个小门小派,门派的建筑装修虽是华丽大气,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宛如一座奢华的宫殿。然而,其格局却显得十分狭隘。在金刚宗,哪怕是再简单、再一文不值的修炼资源,都被视为门派的珍宝,绝不可能对外界敞开。他们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圈子里,生怕一点点资源的外流,这种小家子气的做法,与凌霄派的大气风范简直天壤之别。

李杰站在原地,心中不禁对凌霄派多了几分敬意。他深吸一口气,迈出坚定的步伐,朝着凌霄派的大门走去,仿佛在迈向一个充满希望与机遇的新世界。

李杰缓缓踏进凌霄宗,脚下是整整齐齐铺着的一排排厚重青砖。每一块青砖都方方正正,紧密相连,踏上去能感受到一种沉稳的力量。环顾四周,墙壁同样是由青砖一块块垒成,错落有致的砖缝仿佛编织出一幅岁月的画卷,给人一种坚实厚重的感觉,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凌霄宗历经的风雨沧桑。

整个凌霄宗的布局呈一个巨大的正方形,规整而严谨。在这方正的布局中央,矗立着宏伟的宗主阁。宗主阁气势恢宏,飞檐斗拱,庄严肃穆,彰显着凌霄宗的核心地位。而四周的其他建筑,尽管功能各异,但无一例外,皆是由青砖建成。这些建筑高低错落,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

青砖这种材料,在修真界并非什么稀世珍宝,价格相对来说不算昂贵。然而,它却有着诸多优点。首先,其质地坚硬,异常结实,能够承受岁月的磨砺和各种外力的冲击,为凌霄宗的建筑提供了稳固的根基。其次,在青砖上面刻法印、法阵时较为容易。修真界的建筑往往需要借助法印和法阵来增强防护、辅助修炼等功能,青砖良好的刻印特性,使得工匠们能够轻松地将复杂的符文和法阵刻画其上,赋予建筑更多的灵性与力量。

除了这些实际用途以外,在美观上,青砖与其他大部分门派相比也毫不逊色。那青灰色的色调,古朴而典雅,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厚实的墙体和古老的风格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大气恢宏的氛围。行走其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久远的年代,让人不禁对凌霄宗的历史底蕴肃然起敬。李杰漫步在这青砖铺就的道路上,感受着凌霄宗独特的气息。

凌霄派,作为云朝在北原的脸面,其威严与底蕴自是不言而喻。派内虽少有专人看守,但那几座笼罩山门的大阵却足以震慑任何心怀不轨之人。这些阵法古老而玄奥,传闻乃是凌霄派开派祖师亲手所布,历经千年风雨,依旧运转如初,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吞噬任何敢于挑衅的敌人。

至于那些名义上的守卫,实则不过是几名年轻修士,他们或是在山门前练剑,或是在一旁打坐修炼,偶尔抬头扫视一眼四周,便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于他们来说,看守山门不过是个闲差,毕竟,没人会傻到敢来凌霄派闹事。这里不仅是云朝的脸面,更是北原数一数二的大势力,除非是活得不耐烦了,否则谁敢轻易触其锋芒?

派内的修士们行色匆匆,穿梭于山门与修炼场之间,脸上无不带着专注与急切。他们的目标明确,无一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为。凌霄派的修炼氛围极佳,灵气充沛,资源丰富,弟子们个个争分夺秒,生怕落后于人。这种竞争与进取的精神,正是凌霄派能够屹立北原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这一切在李杰眼中却显得有些刺眼。他站在山门前,手中握着一块玉茧,眉头微皱,心中满是不悦。玉茧中详细记录着如何报名、如何加入凌霄派的流程,内容详尽,条理清晰,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但让李杰感到不满的,是那些守卫的态度。

那些年轻修士虽然名义上是守卫,却个个心不在焉。他们或是在一旁练剑,剑光闪烁,气势逼人;或是盘膝而坐,闭目凝神,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李杰站在山门前许久,竟无一人主动上前询问或指引,最终只丢给他一块玉茧,便再无下文。

“这就是凌霄派的待客之道?”李杰心中冷笑,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他虽对凌霄派的威名早有耳闻,但今日一见,却觉得这些所谓的名门大派,也不过如此。守卫们高高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