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绰听到萧莺对燕山派早已作好了安排,还只是飞狐司五大指挥使之一的萧莺便有如此谋划,不愧是自己看重的人。
萧绰忽然问道:“妹妹,我给你许一门亲事怎么样?”
萧莺吓了一跳,急忙道:“姐姐,我现在还不想嫁人,更何况,以我现在的差事,也不适合成亲。”
萧绰不以为然的道:“你是飞狐使,用好下属,做好谋划布局即可,又用不着你亲自出马,有什么不适合成亲的?”
说到这里,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沉默了一会才道:“不过,男女之间,讲究两情相悦,在这件事情上,姐姐不会勉强你。”
萧莺知道萧绰肯定是想起了她自己因为父亲与家族的意愿,不得不与自己的情郎、两情相悦的汉臣子弟韩德让分开,嫁给了皇帝耶律贤为后的事情。
这应该是姐姐心中最大的遗憾与痛楚了吧?
萧莺轻轻问道:“姐姐,你后悔吗?”
萧绰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既然是没有选择,我又何必后悔,与其沉沦于过去,不如努力去为自己争取拥有选择的权力,那样,才有可能在又一次的选择面前,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做出决定。”
萧莺若有所思,见萧绰此时已陷入了某种奇特的情绪里,便悄然退了出去。
梅开二度之后,又是汴京春江水暖时节。
雁门关,吹面犹寒,并不见一丝春天的气息。
关外,旌旗遮天蔽日,无数辽军士卒出现在旷野山间。
城楼下,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叶长青一身盔甲,按刀注视着关外黑压压的辽军,表情平静如水。
辽国十万大军侵犯雁门关的消息,武德司早已打探清楚并于半月前便传讯到了北境,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即令叶长青率八千兵马早早从三交口率军巡抚至代州,与改任知代州、代州防御使杨业商议对策。
宋军早有准备、严阵以待,叶长青亲自坐镇雁门关。
辽军的统兵主将为附马侍中萧咄李与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都是辽国皇帝信任的猛将。
随着号角响起,三万辽军前锋缓缓压进而来。
叶长青眼睛眯了起,望向远处一座山坡。
那处山坡之上,立有十余骑,看样子,像是辽军的主将,就是不知道是萧咄李还是李重诲,或者两人都在。
叶长青嘴角勾出了一抹笑意,低声说道:“给我调一具床子弩过来。”
天空忽然阴沉下来,无数箭矢化作了一张大幕笼罩而来,带着动人心魄的锐啸。
叶长青随手拔刀,一刀斩出,袭向他那里的箭矢被刀气斩碎,犹如一张大幕被撕裂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有天光从中落了下来,将他所站立之地照亮。
攻守双方的对射持续了数波,辽军并未紧跟着发起攻城,反而退了回去。
对于辽军的试探,叶长青早已见怪不怪,更不担心。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雁门关因为大雁南下北归的通道而得名,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其险为天下雄关之冠。
自汉武置关,霍去病、卫青、李广等名将都曾于此大败匈奴,唐时得名雁门关之后,这里也曾多次爆发唐军与突厥的战争。
雁门关高踞勾注山之上,依山傍险,城高墙厚,辽军来得再多,也施展不开,更何况,除了简易的云梯,辽军并没有几架大型攻城器械,叶长青并不担心短时间辽军就能攻破关城。
事实也正如叶长青所料,三日过去了,辽军除了丢下数千具尸体,连城头都没爬上来过。
李重诲也曾派出身手敏捷的数千勇士从东西两侧攀登上山,结果反遭宋军以逸待劳的伏杀,大败而归,光杀死摔死的就有一千余众。
萧咄李与李重诲商议之后,决定先造攻城器械再行进攻。
半个月后,辽军再次发起了进攻,这一次,辽军的攻势猛了许多,几个万人队轮番攻城,犹如海浪拍岸,连绵不绝。
十余骑再次出现在那日的山坡上,对着关城指指点点。
叶长青站在城楼下,不时随意挥刀,斩落射向自己的箭矢,眼神不时望向山坡上的那些人。
忽然,叶长青瞳孔一缩,看着辽军侧后的那道狼烟,露出了激动之意,低声吩咐道:“留两千人守城,剩下的所有人,随我出关杀敌。”
副将自去整军,叶长青走到床子弩前,亲自校准了位置,一掌拍向了机括。
且说萧咄李与李重诲正率众将观察攻城形势,及时调兵遣将,蓦地头皮一紧,警兆顿生,急忙伏下身去。
但一切为时已晚,一枝三尺余长的床子弩巨箭起自雁门关城楼下,瞬间穿越了数百尺的距离,重重的贯入了萧咄李的胸口,巨大的惯性使得他向后飞了起来,飞出三四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