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章 文化启新程 (2/3)

在一旁静静地支持着,两人的合作逐渐融洽。

就在这一刻,一阵脚步声从门外传来,孙记者带着笔和本子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好奇的笑容。

“汪先生,听闻你的计划很有趣,我特意来采访你。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孙记者的话音未落,汪小海的孙记者妙笔生花,一篇《文化复兴新曙光:现代与传统的激情碰撞》横空出世,瞬间引爆申城文化圈!

“这汪小海,真乃神人也!敢想敢干,佩服佩服!”

一时间,茶余饭后,大街小巷,人们都在热议着汪小海的文化复兴计划。

报道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几个小有身家的投资人主动联系了汪小海,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

虽然金额不大,但对于捉襟见肘的汪小海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成了!这波稳了!”

汪小海看着银行卡里多出的几位数,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

他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不仅仅是金钱的注入,更是希望的曙光!

他撸起袖子,干劲十足,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展览的各项事宜。

场地布置、展品筛选、宣传推广……

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

然而,就在汪小海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在申城一处阴暗的角落,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压抑而紧张。

为首的赵极端分子,面色狰狞,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这汪小海,简直是数典忘祖!竟然想搞什么现代与传统文化融合?简直是胡闹!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

“老大,那我们该怎么办?”

一个小弟战战兢兢地问道。

赵极端分子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容。

“怎么办?当然是……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文化!”

与此同时,汪小海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这几天,他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窥视自己,一种莫名的紧张感笼罩着他。

“难道……有人要搞事情?”

他皱着眉头,心中升起一股警惕。

“不行,我得小心点。”

汪小海暗自思忖,加快了展览的筹备进度。

他知道,时间紧迫,必须赶在敌人行动之前,把展览搞起来!

夜幕降临,汪小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作室。

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准备休息一下。

突然,他发现桌上多了一封信,信封上没有署名。

他拿起信,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句话:

“吾辈所守护的文化,不容亵渎!”

汪小海看完信,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

“看来,我得去找刘老先生好好聊聊了……”

汪小海捏着那封散发着淡淡墨香的警告信,眉头紧锁,眼神却愈发坚定。

他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自语道:“有点意思,看来这帮老古董坐不住了。”

第二天一大早,汪小海就直奔刘艺术家的工作室。

推开门,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

刘老先生正襟危坐,手执毛笔,在一张巨大的宣纸上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气势非凡。

“刘老先生,早啊!”

汪小海笑嘻嘻地打着招呼,仿佛昨天什么都没发生过。

刘老先生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放下手中的笔,淡淡地说道:“汪先生,你来做什么?”

汪小海也不拐弯抹角,直接搬了把椅子坐在刘老先生对面,侃侃而谈:“刘老先生,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聊聊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接下来,汪小海开始了他“忽悠”大计。

他结合自己掌握的现代知识,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又用各种现代案例,比如梵高的星空、莫奈的印象派,来佐证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的可能性。

“刘老先生,您看这水墨画,意境深远,格调高雅,但如果我们在色彩上做一些创新,比如加入一些现代的色彩元素,是不是会更加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呢?”

汪小海指着墙上的一幅山水画,滔滔不绝。

刘老先生起初还一脸不屑,但听着听着,眼神中开始闪烁着一丝异样的光芒。

他忍不住拿起笔,在纸上涂涂画画,似乎在思考着汪小海的建议。

汪小海见状,连忙趁热打铁,又从构图、意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大胆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