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林逸携靠山屯乡亲勇闯灵芝产业 (1/2)

在时光的奇妙流转中,林逸,这位本在现代医学领域崭露头角的西医,竟意外穿越到了 20世纪 70年代的靠山屯。初来乍到,面对这物资匮乏、医疗条件简陋的陌生环境,林逸满心无奈与不情愿。作为西医,那些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为了能帮助村民治病,他只得重拾对中医的了解,凭借着记忆与钻研,在这古老的医术里寻找治病救人的良方。

在林逸的不懈努力下,靠山屯的灵芝种植事业,恰似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正以蓬勃的姿态茁壮成长。村民们望着田间那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灵芝,眼中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仿佛看到了未来富足的模样。然而,如同平静湖面突生涟漪,随着灵芝产量的节节攀升,销售难题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横亘在了众人面前。

尽管周边村子的乡亲们对灵芝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可市场的容纳量终究有限,再多的灵芝投放进去,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天午后,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林逸将村里的种植户们召集到了村头那棵见证了无数岁月变迁的老榆树下。大家围坐一圈,气氛热烈而又带着一丝焦虑。

“林逸啊,咱这灵芝如今是越种越多,可要是卖不出去,那咱这心血不都白费啦!”李大爷眉头紧锁,手中的旱烟袋也仿佛失去了往日的悠闲,在地上轻轻敲打着。

林逸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说道:“李大爷说得在理,目前周边村子的市场眼看就要饱和了,咱们必须得另辟蹊径,把灵芝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可咱都是些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哪有那本事啊,远地方的人咋能知道咱靠山屯的灵芝好呢?”王婶满脸愁容,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事儿我琢磨好久了,我打算去县城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愿意收购咱灵芝的药材商。”林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众人听后,觉得这或许是个可行的办法,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天,晨曦微露,林逸便背起装满灵芝样品的背篓,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蜿蜒山路。从靠山屯到县城,路途遥远且崎岖,林逸一路走走停停,累得气喘吁吁,直到晌午时分,才终于抵达县城。

县城里热闹非凡,与宁静的靠山屯形成鲜明对比。林逸按照之前打听好的路线,来到了药材市场。这里摊位密布,各种中药材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林逸怀揣着希望,一家一家地向商家介绍靠山屯灵芝的独特之处。然而,大多数商家要么对他的灵芝兴趣寥寥,要么给出的收购价格低得离谱。

“你们这灵芝,看着也就那样,价格太高我可收不起。”一位药材店老板随意地瞥了一眼林逸带来的灵芝,漫不经心地说道。

林逸心中焦急,但仍耐心解释道:“老板,咱这灵芝可是在靠山屯的深山里,遵循自然规律种植的,没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品质绝对有保障。您再仔细瞧瞧。”

老板却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啥样的灵芝没见过。你们说的,别家也都这么说。”

林逸虽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并未就此放弃,继续在市场里寻觅机会。终于,在市场的角落,他遇到了一位姓陈的老药商。陈老板戴着一副老花镜,仔细地查看了灵芝样品,又听了林逸详细的介绍后,眼中露出了一丝兴趣。

“小伙子,你们这灵芝看着还不错,不过我得先试试药效。这样,你留下一些样品,我试用一段时间,要是效果好,咱们再谈合作的事儿。”陈老板说道。

林逸大喜过望,连忙留下样品,并留下了村里的联系方式。离开药材市场后,林逸又在县城里四处打听,了解了其他中药材的市场行情。

回到村里,林逸将在县城的经历告知了村民们。大家虽有些失望,但也都明白开拓市场并非易事。

“没事,只要有一家愿意尝试,就有希望。咱们不能干等着,得想办法提高灵芝的附加值。”林逸鼓励大家道。

“提高附加值?咋提高呀?”赵铁蛋挠着后脑勺,一脸疑惑。

赵铁蛋是村里有名的急性子,干活儿风风火火,但有时也爱耍些小聪明。

“我在县城里看到,有些药材被加工成了中成药或者保健品,价格比单纯的药材高了不少。咱们也可以考虑把灵芝加工一下,比如做成灵芝孢子粉、灵芝茶之类的。”林逸解释道。

村民们听后,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林逸带领大家开始尝试灵芝的初级加工。他们先从制作灵芝茶入手,将采摘下来的灵芝洗净、切片、晾干,再进行炒制。

经过一番努力,第一批灵芝茶制作完成。林逸尝了尝,味道虽有些粗糙,但灵芝的香气浓郁。他将灵芝茶分给村民们品尝,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就在这时,陈老板那边传来消息,信中说经过试用,他们的灵芝药效良好,愿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但要求保证灵芝质量稳定,定期供货。

林逸和村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