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元这次与顶头上司的见面还是十分成功的,两人相处的很是愉快。他在京都的生活开了一个好头。
今天时间有些晚了,所以他就没去张良玉家拜访,他打算明天一早就带着些北方的土特产去张家拜访,再见见当朝的兵部尚书张峰。
毕竟想要抱人家的大腿就要有所表示,起码要在明面上告诉京都的势力,他王玄元也是有靠山的。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陈刚陈强和10个军中高手,带着两车山货和皮草,向着西城张府而去。
果然如他所料,京都情况很是复杂,在他还没有到达张府之前,他的行踪就已经送到不少人的面前。
这些人也知道他的目的,不少人也都在心里夸奖这个年轻人果然聪明,不光是打仗厉害,在做人方面也不错,还知道来了新环境要先拜码头。
王玄元拜访张府,张良玉和他的父亲张峰也提前收到了消息,在他带着人来到张府门前时,张府的大门已经洞开,张良玉代表张家在大门迎接他。
要知道这已经十分给他面子了,因为过去高门大户的正门是不会轻易打开的,只有在迎接圣旨或者是尊贵的客人时才会打开大门,一般人来访都是走侧门。
而张家之所以打开大门,是因为王玄元深得皇帝看重,张家也是为了卖皇帝个面子。
而且王玄元还是张家年轻一代核心力量,张良玉认的小兄弟。现在小兄弟来拜访当然要隆重欢迎。
毕竟他们也想拉拢王玄元,张家作为大梁王朝的权贵家族,对他这种善于领兵作战的年轻英才十分的看重。
兄弟俩有两个多月没见面了,再一见面依然十分的亲热,互相问候了几句,张良玉就带着王玄元走进正门,向家里的书房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对王玄元说:父亲在知道你要过来时很高兴,早上用完早餐便在书房里等你了,还吩咐我等你到了后立刻领你去见他。
王玄元立刻说道:是我的不是,我应该再早些过来,这样就不会让尚书大人久等了。
在两兄弟的闲聊中,来到了张家的书房。
张良玉领着他进入书房后,王玄元终于见到了这位大梁国当朝兵部尚书张峰。
只见张峰长得十分高大,模样和张良玉很像,不过比张良玉身上多出了一份书卷气。
张峰看到二人走进书房,十分热情的站起来,对王玄元说:贤侄可真是气宇轩昂,果然如良玉说的一样,是个一等一的俊后生啊!来人上好茶。
王玄元没有想到,当朝尚书见到自己居然没有一点的架子,宛如真的是自己朋友的普通长辈一样,热情的招待他。
王玄元向张峰行礼说道:下官城卫军都尉王玄元拜见尚书大人。
张峰说道:哎!你这孩子,既然你是良玉认的小兄弟,那我们就是自家人,你叫我叔叔就可以了,叫什么官职!
王玄元听到他这么说,也立刻改口道:那晚辈就高攀了,晚辈王玄元拜见叔父大人。
张峰见他这么上道,心里更加高兴。
在几人落座后就问起他在北疆的经历,期间很是一阵赞叹,又夸奖了他在草原保卫战时的优秀表现。
让他和张良玉好好相处,如果在京都遇到什么事情,张良玉解决不了,可以来找他这个叔叔。
张峰说这些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他们张家认下了他这个张良玉的小兄弟,可以给他做靠山了,但是也让他多和张良玉接触,在军队里互相帮助,主要是多帮衬张良玉。
显然这次来张家拜访很是成功,不但得到了张老爷子的认可,还与他拉近了关系,改口叫了叔叔。
这样王玄元算是在京都有了靠山,到外面不管见到谁,一提当朝尚书是自己的叔叔,那别人都会礼让三分。
这对以后他在京都官场生存有很大的好处。
在王玄元要告辞的时候,张老爷子开口说道:贤侄竟然叫我一声叔叔,也不能让贤侄白叫,我在东城那有一套小院子闲着没有用,就送给贤侄居住吧。
王玄元听到张峰的话,立刻躬身拜谢,他知道这是张家给自己的第一个好处,也是对外宣布王玄元是张家的人。这对他有利而无害,因此他立刻躬身道谢。
毕竟他刚来京都,手里的钱又都给那些牺牲兄弟的家人了,如今他还真没钱在京都买住宅。
现在张老爷子给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当然要道谢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