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承和赵灵儿也在观察着两人,他们的想法比较直接,之前就多次听父皇夸奖王玄元和张良玉,是两个忠诚得力的悍将。
如今看到了真人,算是和父亲的描述对上了号,至于说两人为什么认识他们?
那是因为两人以前就认识张良玉这个当朝尚书之子,京都张家这一代年轻人的核心。再看王玄元和张良玉说话的态度,以及他们来之前打听到的一些消息,就能分析出他是王玄元。
此时两个贵人的想法也不太一样,赵传承是想交好王玄元,赵灵儿是想听王玄元讲述草原战争的经历。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这里人太多他们不好过于表现,不然万一被在场的熟人认出来就不好玩了。
吃完饭后就到了这次才子大会的重要环节,在场的所有人都要做诗一首,让太学的副院长作为评委进行评价,选出最好的一首诗,也让普通百姓和皇帝知道,他们这批才子的学识。
如果真能出一首好诗,他们这些才子也都能得到一些好处,到时候与别人聚会,也能给他们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增加他们的优越感。
当然这种人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还是想通过这次才子大会,结识人脉增加学识。
出题人不是太学的院长,而是当今皇帝,这也能看得出皇帝对这次才子大会的重视程度。
在王玄元听到题目后,不得不感叹张家的强悍实力,不论是他们打听到的消息,还是对皇帝意识的揣摩,反正张家给他提供的那些小抄中,就有几首和皇帝出的题目很贴近。
王玄元也没有客气,直接就将其中一首还不错的写了上去。
当然这个还不错,并不是那种能名传千古的诗句,这里指的还不错,就是诗的押韵很好,意识表述唯美,算是能看得过去的诗。
王玄元并没有像其他穿越者那样,将以前背过的古诗挑一首应景的写出来。
因为能被他记住的古诗词,都是名传千古的精品佳作,他作为一个没上过学的大老粗,写出这么好的诗也不合理。
而且他也不想让自己的文名太强,因为他已经在带兵和武学上表现出天赋,要是文学上也有极佳天赋,就有些过于亮眼了,他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太学副院长在评选诗词时,理所当然的略过了他的诗,包括张良玉的诗。
最后被选上的诗让人十分意外,居然是谢雨燕的,不得不说这个姑娘的文学素养真的很高。
虽然这个结果让在场的男人有些丢脸,不过谁让那是谢雨燕呢?他们还是为她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这个环节结束,才子大会就已经结束了,剩下的时间就是让这些人自己交流了,如果不愿意交流的可以退场。
不过就在这时,有一个京都的才子问道:院长大人,我听说这次才子大会,请了不少在其他方面很有造诣的年轻俊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副院长看了他一眼,说道:确有其事,因为皇帝说了,所谓的才子不应该单指文学造诣很高的年轻人,其他方面特别突出的人,也应该算是才子,将来也会是帝国的栋梁之才。
那人紧跟着说道:那不知这次是否请了,北蒙战争中表现优秀的英雄王都尉,在下对其十分仰慕,想让大人引荐一下。
王玄元听到这人提到自己,就知道麻烦来了,这应该是对他不满的人派的。
他知道躲不过去,索性直接站起来,对着那位才子躬身一礼说道:这位先生,在下就是王玄元,不过在下并不是什么英雄,我不过是坚守自己的职责,而幸运活下来的一个普通边军罢了。
那人见到王玄元主动站出来,又说了这样的话,就知道他也不好对付。
王玄元主动站出来说的这几句话。首先是将自己的突出表现说成是本职工作,又给自己的身份定性成一个普通的边军。
显然是为了拿边军当虎皮保护自己,以阻止自己提一些过分的要求,毕竟大梁国边军的实力很强,没有人愿意得罪他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