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5章,叛变开始 (1/2)

在一切准备就绪不久,中军大营方向突然升起一朵烟花,显然这就是进攻的信号。

果然在烟花爆响后不久,中军大营方向便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应该是潜伏过去的军团和皇帝身边的2万禁卫军交上手了。

这时王玄元也没有必要再装了,他立刻吩咐手下的奴隶军排好进攻队形,向着敌军的后方杀去。

有心算无心,再加上王玄元的军队个人实力强悍,团队协作和服从力更是没得说,只是刚与叛军接触,便将他们杀得溃不成军。

由此也能看出王玄元这5000人的战斗力,要知道对方可是经历过边疆战争的军队,近期才换防到京都,他们并不是普通的士兵。

在王玄元的5000军队面前,他们居然在有人数优势的情况下,被打的节节败退。

一度影响和禁卫军的交战,最后形成了被两面夹击的效果。

王玄元军队的动作,立刻就被中军大营的皇帝发现了。

有了这个发现,他也是松了一口气,虽然已经做出了别的安排,不过在这次计划的前半段,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

如果2万禁卫军不能挺到援军的到来,那么他的命就可能搭在这里。

这个关键时刻,王玄元的军队能立刻进攻叛军后方,属实给中军缓解了很大的压力,也证明王玄元对皇帝的忠诚。

毕竟王玄元只有5000人,而他的敌人却有45000人以上,以数字来说的话,他是处于绝对劣势。

不久张良玉那个方向也传来了动静,显然张良玉已经和那一万禁卫军,开始突袭叛军的侧翼了。

其实对张良玉皇帝还是很放心的,毕竟张良玉那面有五万多人,和敌人的数量相差不多,远没有王玄元这么夸张的人数比。

再说张良玉带回来的那一万多北方边境的骑兵,他们的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强,这也是皇帝将自己作诱饵,剿灭叛军的底气所在。

毕竟大梁王朝的战马还是很少的,那些叛军中的骑兵并不多。

这场双方预谋已久的大战,很快就进入了焦灼状态,叛军也终于显示出了自己的实力,果然如王玄元所料,西山猎场内的所有京都驻守集团军全部叛变了,只有张良玉的军团依然效忠皇帝,敌军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所以皇帝目前的压力很大,也不知道叛军给这些军队的将领和士兵许诺了什么好处?他们居然舍生忘死的攻击着中军大营。

皇帝实在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征调随行皇室成员以及权贵大臣家的护卫和勇敢的年轻子弟,一起抵御叛军的攻击。

直到这时皇帝才发现,大营内赵子云那一派的人,都已经提前撤离了大营。

他们的计划十分充分,居然害怕误伤自己人,先让他们偷偷撤离了,不过这也能看出来,他们内部并不团结,而且缺乏牺牲精神。

如果这些人不是提前撤离,而是在外面攻击大营时,在大营内突然袭击禁卫军,那说不好此时的大营已经被敌人攻占了。

但没有如果,正是因为这些人的提前撤离,让禁卫军防守压力更小。

也导致虽然大营外叛军进攻十分凶猛,不过中军大营依然固若金汤,相信短期内不会被其攻占。

而在外围的禁卫军以及张良玉的军团,和叛军打的你来我往,牵制了很大一部分的叛军。

这应该是叛军没有想到的,估计他们的计划应该是,趁张良玉的军团没反应过来之前,快速拿下中军大营,然后胁迫张良玉投降。

不过他们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虽然一次性投入了10多万大军进攻大营,不过因为皇帝提前安排张良玉,和外围的禁卫军牵制了一半以上的叛军,导致叛军只有六七万人进攻中军大营。

不过最大的变数王玄元的作用却凸显了出来,本来叛军的计划就没有考虑王玄元的军队,因为他们前期已经拉拢了王玄元,按他们的想法,王玄元就算不会和他们一起进攻皇帝,也应该是两不相帮。毕竟他们让王玄元以为李仙儿在他们手里。

不过显然他们的判断失误了,在进攻中军大营的第一时间,王玄元的5000城卫军就开始进攻他们的后方。

而让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精锐的集团军士兵,居然不是王玄元这些城卫军的对手。

而正是这个失误,也会导致他们这次计划的彻底失败。

如果没有这5000人加入战斗,那么以六七万人不惜代价的疯狂进攻。

只有2万禁军防守的中军大营,虽然皇帝身边有很多大内高手,各个权贵和皇室成员身边也有很多强者,不过在绝对数量的士兵面前,他们也只能是逃命,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叛军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花了极大的代价,在江湖中招收了很多高手。其中最强的一人已经达到十品巅峰,他就是为皇帝这一方的高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