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清楚韩馥的刚愎自用,再多劝也无用。但眼前这井然有序的农田,却让他心中的担忧愈发浓重。他策马前行,目光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心中默默祈祷着此次军事行动不要太过顺利,以免中了敌军的圈套。
韩馥一声令下,鞠义领命作为先锋,率领精锐部队向着中山国迅猛挺进。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大军气势汹汹。
行军一段路程后,前方地势逐渐开阔。鞠义目光敏锐,远远便瞧见黄巾军已在前方布阵。那竟是一个圆形阵,将士们紧密排列,盾兵在外形成坚实护盾,长枪兵与弓弩手错落其间,典型的防御阵形。
鞠义心中一凛,深知这圆形阵看似简单,实则蕴含诸多门道。它防御力极强,无明显破绽,从任何方向进攻都可能遭遇顽强抵抗。但鞠义久经沙场,并未慌乱。他立马阵前,迅速观察地形与黄巾军的阵列细节。
“此阵虽固,但我军亦有破敌之法。”鞠义心中暗自思忖,他扭头看向身后的先登死士,这些士兵皆是历经战火淬炼的精锐,眼中透着无畏与坚毅。“听令!”鞠义高声喊道,“待我军靠近,弓弩手先以强弩攒射,压制敌阵弓弩手,打乱其阵脚。随后,先登死士随我冲锋,直插敌阵中央!”众将士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此时,黄巾军阵中旌旗猎猎作响,似乎在向鞠义所率的先锋部队宣告着他们坚守的决心。一场激烈的交锋,即将在这片土地上爆发。
随着鞠义一声令下,韩馥军的弓弩手迅速上前,整齐列阵,万弩齐发。利箭如暴雨般朝着黄巾军的圆形阵倾泻而去,划破长空,发出尖锐的呼啸。
黄巾军早有防备,盾兵迅速将手中的大盾高高举起,彼此紧密相连,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屏障。利箭射在盾牌上,发出密集的“砰砰”声,火星四溅,一时间,阵前箭镞堆积如山。
在弓弩手压制的间隙,鞠义振臂高呼:“先登死士,随我冲!”他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刀,向着黄巾军阵地猛冲过去。身后的先登死士们犹如汹涌的潮水,呐喊着紧随其后,他们身着重甲,手持利刃,气势汹汹。
黄巾军见敌军冲来,阵中战鼓擂动,声震四野。长枪兵迅速将长枪探出盾牌,如林般指向冲来的敌人,形成一道致命的防线。
当韩馥军的先登死士与黄巾军的长枪兵接触的瞬间,战场上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先登死士们凭借着悍不畏死的气势和精湛的武艺,奋力砍杀着面前的敌人,试图冲破长枪兵的防线。他们有的被长枪刺中,却依然死死抓住长枪,为身后的同伴创造机会;有的则挥舞着长刀,砍断长枪,与黄巾军展开近身肉搏。
黄巾军也毫不示弱,他们紧密配合,用盾牌抵挡着敌人的攻击,同时长枪兵不断变换着枪阵,寻找敌人的破绽。弓弩手则在阵中寻找时机,一旦发现敌军露出破绽,便迅速搭弓射箭,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四溅。双方士兵的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一名黄巾军士兵在与先登死士的搏斗中,不慎被敌人砍伤,但他强忍着剧痛,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手中的长枪狠狠地刺进了敌人的胸膛。另一名先登死士则如鬼魅般穿梭在黄巾军阵中,连续砍倒了数名士兵,令黄巾军阵脚大乱。
然而,黄巾军的圆形阵依旧坚如磐石。尽管韩馥军的先登死士们攻势凶猛,但始终无法突破黄巾军的防线。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战场上的尸体越来越多,鲜血将土地染得通红。
此时,鞠义心急如焚。他深知,这样的僵持对自己一方极为不利,必须尽快想出破敌之策。突然,他灵机一动,下令先登死士们改变战术,不再正面强攻,而是从侧面迂回,试图寻找黄巾军阵形的薄弱之处。
这一战术调整果然奏效。黄巾军的圆形阵在韩馥军的侧面攻击下,渐渐出现了一些破绽。鞠义见状,心中大喜,他再次率领先登死士们发起了猛烈的冲锋。这一次,他们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刺进了黄巾军的阵中。
鞠义好不容易撕开黄巾军防线,满心指望能乘胜追击或让黄巾军阵脚大乱。可让他大失所望的是,不过眨眼间,黄巾军迅速填补了缺口。
只见黄巾军的指挥官站在高处,手中令旗挥舞得虎虎生风。随着旗帜的摆动,原本在后方待命的预备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步伐整齐,呼喊着口号,朝着缺口处快速推进。
前排的盾兵们,将手中的大盾高高举起,相互交错,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钢铁长城”。后排的长枪兵则紧紧跟随,枪尖如林,闪烁着寒光。在行进过程中,士兵们默契配合,不断调整着队列,确保没有丝毫破绽。
很快,他们便抵达缺口处,迅速与先前的守军会合。新加入的士兵们士气高昂,高声呼喊着口号,声音响彻云霄。他们迅速填补了战死和受伤同伴留下的位置,让整个防御阵型再次变得严丝合缝。
鞠义望着重新稳固的黄巾军防线,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奈。他紧咬着牙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