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智斗高览,张颌 (1/2)

在通往中山郡的官道上,高览与张郃各率三千精兵,谨慎前行。起初,他们深知陈睿足智多谋,丝毫不敢懈怠,时刻留意着四周的动静,提防黄巾军设下埋伏。

当他们终于与黄巾军先头部队接触时,眼前的景象让二人不禁一愣。只见对面的黄巾军士卒队列松散,兵器参差不齐,甚至有些士兵连基本的战斗姿势都显得生疏。

双方短兵相接,黄巾军更是一触即溃,毫无抵抗之力。高览一枪挑翻一名黄巾军士卒,看着对方毫无章法的招架,忍不住大笑道:“田丰太过谨慎,这黄巾军不过如此,哪有什么厉害之处!”

张郃虽也觉得黄巾军战斗力远不如预期,但仍略有顾虑:“不可大意,陈睿诡计多端,莫要中了他的奸计。”然而,随着战事推进,黄巾军节节败退,一路丢盔弃甲。张郃见此情景,心中的警惕也逐渐放松。

他们率军一路追击,深入中山郡地界。此时,高览信心满满地说:“看来韩馥大人说得没错,这陈睿不过是徒有虚名。”张郃也微微点头,不再如先前那般小心翼翼。二人带着部队,大摇大摆地继续深入,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一步步向他们逼近。而在他们看不见的暗处,黄巾军已然设下天罗地网,只等他们踏入这精心布置的埋伏圈。

当高览、张郃的韩馥军毫无防备地深入埋伏圈后,只听一声令下,四周顿时喊杀声四起。黄巾军伏兵从山谷两侧如猛虎下山般杀出,与此同时,无数火把被点燃,顺着山势滚落,瞬间将韩馥军的退路截断,熊熊烈火在他们周围肆虐蔓延。

韩馥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刚才还自信满满的士兵们,此刻被这突如其来的火攻吓得惊慌失措。火焰裹挟着浓烟扑面而来,炙热的气浪让他们呼吸困难,马匹也因惊恐而嘶鸣乱蹿。

士兵们慌不择路,四处奔逃,根本无暇顾及什么战斗队形。有人只顾着躲避火焰,却不小心撞到了同伴,两人一同摔倒在地,后面的人收不住脚步,纷纷踩了上去,一时间惨叫连连。高览和张郃大声呼喊,试图稳定军心,组织抵抗,然而在这混乱的局面下,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嘈杂之中。

火势越来越大,韩馥军完全乱了阵脚,自相践踏的情况愈发严重。原本整齐的队伍此刻已溃不成军,士兵们在火焰与黄巾军的双重打击下,士气全无,战斗力也瞬间瓦解,只能在这绝境中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在熊熊烈火与震天喊杀声交织的战场上,黄巾军士兵们齐声高呼:“缴械不杀!缴械不杀!”这声音如滚滚雷鸣,在山谷间不断回荡。

被火攻打得晕头转向、自相践踏的韩馥军士兵,听到这喊声,不少人眼中露出了求生的渴望。他们看着身边同伴在火海中痛苦挣扎,又面对黄巾军如潮水般的围攻,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有的士兵颤抖着放下手中兵器,双手抱头,缓缓蹲下;有的则直接将武器扔得远远的,跪在地上,嘴里不停喊着:“别杀我,我投降!”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缴械投降,高览和张郃身边的兵力越来越少。

高览满脸怒容,手中长枪乱舞,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身边的士兵纷纷弃械,让他独木难支。张郃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此时顽抗只是徒增伤亡。最终,在黄巾军的包围圈中,高览和张郃无奈之下,也只得下令剩余士兵放下武器。这场精心策划的火攻,以黄巾军大获全胜、韩馥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

中军大帐内,张末一脸肃然,目光扫过帐中众人,语气坚决:“高览、张郃,韩馥麾下悍将,此次虽败,但其心向韩馥,日后必成大患,依我之见,不如杀了以绝后患。”

陈睿赶忙抱拳,言辞恳切:“大帅,万万不可。高览、张郃皆是难得将才,若能为我所用,如虎添翼。杀之可惜,不妨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末将愿亲自劝降。”

张末沉思片刻,缓缓点头:“也好,便依你,若劝降不成,再做定夺。”

陈睿领命,来到关押高览、张郃之处。只见二人虽身处囚牢,却神色镇定,毫无惧色。陈睿上前,拱手道:“二位将军,久仰大名。方才一战,二位英勇非凡,睿钦佩不已。”

高览哼了一声,别过头去:“败军之将,有何可钦佩?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陈睿并不恼怒,微笑着说:“二位将军忠义,睿明白。然韩馥非明主,刚愎自用,不听良言,此次贸然进兵,致二位深陷绝境。反观我冀州黄巾,以百姓为念,‘打土豪,分田地’,顺应民心。二位将军若能加入,必能大展宏图,为天下苍生谋福。”

张郃目光平静,缓缓说道:“陈先生,你的话虽有理,但我二人深受韩馥主公知遇之恩,忠义不能两全。投降之事,断难答应。”

陈睿仍不放弃,继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高览、张郃心意已决,始终不为所动。无奈之下,陈睿只得返回大帐,向张末如实禀报:“大帅,末将无能,未能劝降。”

张末眉头紧皱,沉默良久,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