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公孙瓒和白马义从 (1/2)

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宽阔平原上,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碧草如绿色的绒毯般铺展至远方。突然,一阵如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方天地的宁静。

一支骑着白色战马的骑兵队伍,宛如一道白色的洪流,迅猛地奔腾而来。队伍的最前方,骑着一匹尤为神骏的白马,马上之人正是公孙瓒,那在江湖上声名远扬、被尊称为“白马将军”的人物。

公孙瓒身形高大,一袭银白的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肩披的白色披风随风肆意舞动,似流云般潇洒。他的面容冷峻刚毅,浓眉斜飞入鬓,双眸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此刻,他紧抿薄唇,挺直脊背,目光如鹰隼般凝视着前方,仿佛在搜寻着猎物。手中的长枪稳稳地握着,枪尖寒光闪烁,令人望而生畏。

公孙瓒对白马的喜爱近乎痴迷。在他眼中,白马不仅身姿矫健、气质高雅,更象征着纯洁与无畏。他麾下的这支骑兵队伍,每一匹战马皆是他精心挑选,毛色如雪,毫无杂色。这些战马在他的驯养下,与骑兵们配合默契,行动如臂使指。

骑兵们紧随公孙瓒身后,整齐有序地奔驰着。他们身着轻便的皮甲,外罩白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每个人都手持兵刃,眼神坚定而决绝,透露出一股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他们的身姿矫健,随着战马的起伏而有节奏地晃动,尽显精锐之姿。江湖人称“白马义从”

马蹄声、风声与骑兵们偶尔发出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激昂的战歌。这支白马骑兵队伍所过之处,原本随风摇曳的野草瞬间被压伏,地面仿佛都在震颤。远处的飞鸟被惊起,扑腾着翅膀慌乱地飞向远方;野兔等小动物也吓得纷纷逃窜,消失在草丛之中。随着队伍的远去,那阵阵轰鸣声逐渐减弱,只留下飞扬的尘土在阳光下缓缓飘散,仿佛在诉说着这支白马骑兵队伍刚刚经过的震撼与威严。

公孙瓒听闻袁绍开出丰厚的粮草条件,眼神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在他看来,袁绍虽心怀鬼胎,但那堆积如山的粮草却实实在在,极具诱惑。至于张末,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公孙瓒的认知里,对付这样的无名之辈,简直易如反掌,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于是,他未作太多的深思熟虑,便点齐了麾下那支威名赫赫的白马义从,浩浩荡荡地朝着冀州方向进发。在行军途中,公孙瓒骑在那匹神骏非凡的白马上,神情颇为自得。他时不时地扭头看看身后整齐有序的骑兵队伍,心中满是骄傲。那些白马在阳光下通体雪白,熠熠生辉,骑兵们身姿矫健,手持兵刃,气势如虹。

“哼,张末那小子,也敢与我公孙瓒作对?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公孙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对着身旁的亲信说道,“等咱们到了冀州,定要让他知道知道,我白马将军的厉害!”

亲信们纷纷应和,脸上同样带着不屑的神情。他们似乎都笃定,这场战斗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胜利,等待他们的,将是轻易的凯旋和那丰厚的粮草奖赏。

然而,公孙瓒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轻敌和草率,或许会让他陷入一场难以预料的困境。随着队伍不断前行,距离那未知的战场越来越近,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悄然等待着他和他的白马义从。

公孙瓒正骑着那匹神骏的白马,悠然地行进在队伍前方,心中盘算着如何迅速击败张末,顺利拿到袁绍许诺的丰厚粮草。就在这时,一名探马快马加鞭,疾驰而来,在公孙瓒身前猛地勒住缰绳,马匹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扬起一片尘土。探马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神色略显慌张,大声禀报道:“报,将军!前方有着大大小小的沟,这些沟纵横交错,对马匹的行进造成很大阻碍!”

公孙瓒闻言,脸色瞬间一沉,浓眉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微微向前倾身,沉声问道:“究竟是何情况?给我详细说来!”探马赶忙回道:“将军,那些沟宽窄不一,深的地方足有一人多深,浅的也能没过马蹄。而且沟与沟之间相互交错,形成了一片复杂的地形。咱们的骑兵若是贸然前行,马匹很容易失蹄摔倒,到时候队伍必然大乱。”公孙瓒身旁的将领们听了,也都纷纷露出担忧的神色。他们深知,白马义从之所以威力巨大,靠的就是骑兵的速度和机动性,如今遇到这样的地形,无疑是极大的阻碍。

“哼!”公孙瓒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这定是张末那贼子设下的陷阱。不过,我公孙瓒岂会被这些小沟小坎难住?传令下去,放慢行军速度,派人前去探清这些沟壑的具体情况,寻找可以通行的道路。”“诺!”探马领命而去,公孙瓒则坐在马上,望着前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和警惕。他知道,这场原本以为轻松的战斗,似乎变得有些棘手了。

公孙瓒的骑兵队伍因那纵横交错的沟壑而被迫放慢了速度,原本风驰电掣的他们,此刻却如被束缚了翅膀的雄鹰,难以施展威力。骑兵没了速度优势,就仿佛失去了最锋利的爪牙,在战场上变得异常被动,成了移动的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