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一章 文丑和颜良兄弟同入民兴军 (1/2)

袁绍本想在界桥之战一举击败公孙瓒,扩充势力,没想到被公孙瓒抓住破绽,侧翼被突破,只能灰溜溜地败退。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派文丑去常山郡围剿民兴军,结果中了陈睿的诱敌之计,文丑被生擒。

这接连的失利,让袁绍威望大损,军队士气也十分低迷。他深知公孙瓒和陈睿已成心腹大患,若不尽快解决,日后恐难在北方立足。于是,袁绍强压怒火,再次召集麾下的谋士和将领,谋划下一步的应对之策,试图挽回败局。

袁绍营帐内,气氛凝重如铅。田丰率先打破沉默,他眉头紧锁,拱手道:“主公,接连受挫,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公孙瓒骑兵凶悍,陈睿诡计多端,我军不可贸然强攻。依我之见,可先加固各处营寨,深挖壕沟,高筑壁垒,以逸待劳。同时,派细作深入公孙瓒和陈睿领地,刺探军情,寻找他们内部的破绽。”

沮授微微颔首,补充道:“田别驾所言极是。此外,主公可派人联络周边郡县豪强,许以重利,让他们暗中牵制公孙瓒和陈睿。我军也可在冀州境内广积粮草,训练新兵,扩充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图进取。”

袁绍听着,面色稍缓,目光扫向帐中诸将:“诸位将军,你们有何看法?”颜良上前一步,抱拳大声道:“主公,末将愿领一支精锐,趁夜奇袭公孙瓒营帐,定要将那公孙老匹夫斩于马下,为我军雪耻!”

文丑的被俘让张郃心中愤懑,他冷静道:“颜将军虽勇,但公孙瓒必有防备。末将认为,可先佯攻公孙瓒侧翼,吸引其主力,再分兵袭击陈睿后方,使其首尾难顾。”

袁绍沉思片刻,缓缓道:“诸君所言,皆有道理。先按田丰、沮授之计,稳固防御,刺探情报。颜良、张郃,你们各自整顿兵马,待命而动。务必一雪前耻,重振我军雄风!”

此时,帐外寒风呼啸,吹得军旗猎猎作响。袁绍望着营帐外苍茫夜色,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将公孙瓒和陈睿连根拔起,让冀州大地重回自己掌控,续写袁家的辉煌。

陈睿从公孙瓒那里买了1000只马,组建了一支骑兵连。看着训练场上,骑兵们驾驭着骏马,身姿矫健,陈睿心中满是期望。

恰在此时,斥候快马回报:“袁绍大军正在集结,听闻是要再度进犯中山郡,先锋为颜良,已离城不足百里。”

陈睿闻袁军带队的是颜良,眼神瞬间锐利起来,脑海中又浮现出文丑投降时提出的条件——颜良脱离袁绍。这看似简单的要求,背后却藏着诸多变数。

陈睿立刻召集麾下智囊商议,一谋士率先分析:“陈司马,颜良乃袁绍麾下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其对袁绍忠心耿耿,想让他脱离袁绍绝非易事。但文丑既然提出此条件,想必对颜良有所了解,我们或许可从颜良的弱点入手。”

陈睿微微点头,看向一旁的细作首领:“尽快收集颜良的详细情报,他的喜好、亲信、过往恩怨,我要知道所有细节。”细作首领领命匆匆退下。

骑兵连连长李风率先请战:“司马,咱们新组建的骑兵连机动性强,可趁袁军先锋立足未稳,主动出击。以骑兵的速度,突袭其侧翼,定能打乱他们的阵脚。”

营长张鹏却眉头紧皱,劝道:“不可贸然行事。袁军此次来势汹汹,必然有备而来。咱们应先加固中山郡城墙,储备粮草,坚守城池,再让骑兵连在城外骚扰袁军补给线,断其粮草,待其军心大乱,再出城决战。”

陈睿沉思片刻,开口道:“两位所言皆有道理。李风,你即刻挑选500精锐骑兵,趁夜出发,明日一早突袭袁军先锋侧翼,一击即退,不可恋战。张鹏,你负责组织城中军民,加固城防,储备物资。务必让袁绍这一次,有来无回!”众人领命而去,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几日后,情报汇总而来。原来颜良虽勇猛善战,却对家中老母亲极为孝顺,且与袁绍麾下谋士郭图素有嫌隙。陈睿心中一动,计上心来。

他先派说客秘密潜入颜良军中,避开众人,单独面见颜良,呈上一封密信,信中详述袁绍听信郭图谗言,已对颜良起了猜忌之心,且暗示若颜良继续为袁绍卖命,恐危及家中老母。颜良看罢,眉头紧锁,心中泛起一丝不安。

与此同时,陈睿又安排人手在袁绍大军后方散布谣言,称颜良与敌军暗中勾结,意图谋反。袁绍听闻后,果然心生疑虑,对颜良的命令也开始有所保留。

颜良在军中感受到了异样的氛围,心中愈发烦闷。此时,陈睿再次派出说客,向颜良坦诚文丑已降,并晓以大义,称若颜良能脱离袁绍,不仅能保家人平安,还能与文丑再度并肩,共创大业。

颜良在忠义与亲情、前途之间艰难抉择,最终,想到家中白发苍苍的老母,又念及与文丑的情谊,一咬牙,决定脱离袁绍,率麾下部分亲信,奔赴陈睿阵营。当颜良抵达时,陈睿亲自出城迎接,一场不费一兵一卒的“策反”大获成功,袁绍大军则因折损大将,士气低迷,陷入混乱。

陈睿带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