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袁绍和曹操结盟 (1/2)

袁绍连折颜良、文丑两员得力大将,麾下兵马更是损伤惨重,元气大伤。然而公孙瓒并未打算就此放过袁绍,攻势反而愈发猛烈,率军朝着邺城方向全力猛攻,大有一举拿下邺城之势。

袁绍深陷困境,犹如一只被困在牢笼中的猛兽,虽有心挣扎,却难以挣脱。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弃卒保帅,将公孙瓒索要之人乖乖送出。那些被送出的人,或许是他曾经的亲信,或许是对他有过帮助之人,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也只能忍痛割爱。对于公孙瓒已然占领的城池,袁绍心中纵有万般不甘,却也只能被迫咽下这口气,默认其在当地的统治地位。他独自坐在营帐中,望着昏暗的灯火,心中满是愤懑,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徒叹命运的不公。

经此一役,袁绍在冀州的势力范围大幅缩水。曾经广袤的领土,如今仅剩下渤海郡、邺城以及邺城周边区域,勉强保有冀州半数土地。往日的雄图霸业,在这场惨败中遭受重创,局势岌岌可危。曾经跟随他的将士们,有的面露沮丧之色,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有的则心有不甘,摩拳擦掌,渴望着能有机会报仇雪恨。袁绍看着自己的军队,深知若想扭转局势,必须另寻出路。

此时,袁绍帐下的谋士们纷纷进言,力主联合曹操。郭图,这位足智多谋的谋士,率先起身说道:“主公,如今我军势弱,公孙瓒和陈睿又对我们虎视眈眈。曹操势力强大,若能联合他出兵攻打陈睿,使其无暇他顾,我们便可集中全部兵力与智谋,全力对付公孙瓒,以解心头大患,扭转当下不利战局。”其他谋士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合纵连横,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而另一边,曹操成功迎救汉献帝,自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他的势力在不断壮大,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成为了各方诸侯不可小觑的力量。袁绍的信件刚一送达,他立刻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深意。曹操深知,袁绍绝非善类,他此次来求结盟,必定是心怀鬼胎。但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机遇与风险呢?曹操毫不犹豫地召集麾下谋士、将领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郭嘉神色淡定,目光扫视众人,缓缓开口道:“袁绍此人心思昭然若揭,他心里清楚凭自己的实力难以战胜公孙瓒和陈睿,便妄图祸水东引,借我方之力替他排忧解难。他这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啊!”郭嘉的声音不高,但却如同一把利剑,直戳要害,让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荀彧微微颔首,面色凝重,语气沉稳地说道:“奉孝所言极是。公孙瓒坐拥两州之地,麾下骑兵更是战力惊人,攻势凌厉,着实难以应付。此番袁绍来使,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不得不防。若贸然答应结盟,万一袁绍中途变卦,我们岂不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荀彧的话,让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在这乱世之中,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关乎生死存亡。

程昱闻言,双手抱胸,目光如炬,朗声道:“公孙瓒虽武力出众,却缺乏谋略,想要对付他,倒也并非难事。但诸位切莫忽视那突然崛起的民兴军,其统帅陈睿,自崭露头角以来,从未尝过败绩,行事风格诡谲难测,实力不容小觑,我等必须予以重视。”程昱的话,让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陈睿这个名字上。这个神秘的人物,仿佛是一颗突然升起的新星,在乱世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却又让人捉摸不透。

曹操听闻,心头一震,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上次兵败冀州黄巾之时。彼时,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曹军与冀州黄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然而,战局却逐渐朝着不利于曹军的方向发展,曹军陷入了苦战,士兵们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最终,曹军铩羽而归,曹操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如今想来,种种细节皆指向同一人——陈睿。他回想起战场上那些奇怪的战术,那些看似偶然却又似乎精心设计的伏兵,这一切,怕是那陈睿精心设计的圈套,让自己深陷其中。曹操目光阴沉,牙关紧咬,心中对陈睿的忌惮又添几分。

曹操目光微凝,神色透着几分冷峻,缓缓说道:“依我看,袁绍定是深知陈睿厉害非常,忌惮其潜力无穷。他想趁陈睿羽翼未丰、尚且弱小之时,借我们之力将其一举灭杀,如此一劳永逸,省得日后坐大成为心腹大患。哼,这袁绍,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曹操的话,让众人都明白了袁绍的真实意图,也更加清楚了此次结盟的复杂性。

荀攸微微皱眉,目光沉稳而笃定,缓缓说道:“陈睿兵力有限,在这种情形下,我军只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推进,他即便有心施计,也难有施展空间,不足为惧。我们可以利用与袁绍结盟的机会,先除掉陈睿这个隐患,再回过头来对付公孙瓒。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在这乱世之中占据主动。”荀攸的话,为众人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也让曹操的心中有了一丝决断。

曹操眼神瞬间锐利如鹰,略作思忖后,猛地一拍桌案,高声道:“好!同意与袁绍结盟。传令下去,即刻出动精锐虎豹骑,务必让陈睿见识下我军的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