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如贾琮所想的那样。
宝玉送梅花花去贾母处的时候正值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李纨等人过来请早安。
见宝玉捧着一枝梅花进来,说是早上刚从雪下折来的,自己不敢先玩,先送来孝敬老太太玩儿。
贾母喜得眉开眼笑,道:“我这玉儿连一枝花儿都想着我,你们还只怪我多独疼他!”
凤姐儿抓住这个机会卖乖凑趣儿,夸宝玉如何孝顺、如何将老太太放在心里,有的没的夸了宝玉两大车子的好话儿,不止贾母听了高兴,王夫人听了也觉得面上有光。
这样一来,跟着宝玉一起来的丫鬟便得了利,每人赏了一两银子。
待他们回去之后,王夫人那边也遣人给丫鬟们送来了赏银,并一些精致、稀罕的吃食。
喜得那几个丫头眉开眼笑。
贾母素来喜爱热闹,又爱些风儿、雨儿、雪儿的。
今日这样的大雪,贾母心情又愉悦,令人在园子里的花厅内摆了酒,带着众人一起边饮酒边赏雪。
当然,像贾琮、贾环这样的庶子是没有资格来参加这等宴席的。
贾琮去了种着梅花的小山坡下好好的赏玩了一番,之后便一头进了书房开始作画儿。
至晚间吃晚饭时,一副美人雪下采梅图便完工了。
宁儿见了这副画儿立刻被震惊住了!
画上的两个美人儿披着红色斗篷,手中俱都捧着一枝刚折下来的红梅。
那两个美人微微低着头儿,巧笑倩兮,栩栩如生,好似随时要从画上走出来似的。
宁儿默不作声的瞧了好久,才结结巴巴的说道:“爷,我……怎么突然……觉得你好似跟以前……不一样了……好像换了一个人……”
贾琮心跳了一下,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笑道:“别说你了,我也觉得我跟之前不一样了。
病了一场,日日做梦跟人学写字儿学画画儿,没想到醒来后字儿也写得好了,画儿也画得好了!”
宁儿笑道:“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倒是因祸得福了!”
对贾琮的话儿深信不疑。
因雪下得太大,且又快过年了,贾琮便不急着让强安去街上卖字画儿了,反正如今他手上已经有了几十两银子傍身,也不缺银子。
贾琮待在家里也不出门,每日只早晚在园子里走动走动,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是待在书房里面。
很快便到了春节。
这是贾琮穿过来之后过得第一个春节,每日忙着磕头、领红包、领赏钱、祭祀、吃酒、看戏……
虽是每日吃吃喝喝玩乐,但是因为受拘束,所以感觉也真是累啊!
直累得贾琮昏头转向。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贾赦、贾政、贾琏、宝玉等一干人每日还要忙着去亲朋好友家里轮着吃年酒、看戏,贾琮只是一个庶子,没有这个资格去。
这样一来,没人管束贾琮了,贾琮倒也自在了不少。
不过贾琮也没落得空闲。
过了十五便要去学内上学,以后就很少有空闲画画儿了,所以趁着现在有空儿便多画几张放在那里。
原主贾琮亦有几个朋友:锦乡伯庶子韩奕、定城侯庶子谢琼、西宁郡王庶孙邓博。
所谓物以类聚,这三人亦都是与贾琮一样是府里没有什么体面的庶子,且都不喜读书,没有什么上进心。
每日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感觉还挺好。
他们四个关系极好,平常没事便会聚在一起玩乐。
跟贾琮不同,他们虽然也是个没什么体面的庶子,但是身上的银子却不少。
他们也知道贾琮身上没有银子,所以平常出去玩乐也都不让贾琮掏钱。
如今贾琮有了卖画儿这个进益,手上有了银子,便找了个空儿在街上的酒楼摆了一桌酒菜,邀他三人一起聚聚。
过后,他三人亦都摆酒回请贾琮。
贾琮虽然与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但是瞧着这三人虽然没什么上进心,却特别讲义气,且将钱财看得很淡,倒是可交之人。
因此与他们就多聚了聚,相处得也很愉快。
贾琮还瞅了个空儿带了宁儿去了趟秦可卿家。
如今贾琮手上有了些银子,也就不似先前那般畏首畏脚的,直接拿了二十两银子在铺子里买了些礼物让宁儿带去。
贾琮将宁儿送至秦家大门口,至午后申时来接她。
宁儿回来后对秦家人赞不绝口:“爷,您知道吗?二丫家的秦姑娘真正的好,温柔可亲,我去了后她便让二丫陪着我去说话儿,茶果点心的招待我。
秦老爷、秦太太也是好人,最是温和了!他们让我只要空了就去坐坐,找二丫说说话儿,千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